待检水产品意外死亡由保险“埋单” 小险种蕴含大民生,全国首例针对流通环节的水产品责任保险案在惠州成功理赔
本报讯 (记者陈春惠 袁 畅)水产品在等待国检过程中意外死亡,损失谁来“埋单”?“没想到损失778公斤水产品,保险公司赔了9336元。”昨日,惠州市水产品商户丁建强看着手机上的到款信息高兴地说。原来,今年6月份,惠州在全国率先推出针对流通环节的水产品责任保险,丁建强与另外两户水产品商户因待检造成损失,共获得保险公司10070.1元理赔款,成为这一新险种的首例成功理赔案例。
今年8月9日凌晨,丁建强像往常一样,将一批草鱼运送到惠州市最大的淡水鲜活水产品批发市场——— 东日水产批发市场。为加强源头监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市场内开展入市水产品快筛快检,主要检查样品是否存在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残留。
然而快检中发现,丁建强等3户商户当天运到市场的一批水产品呈阳性。根据《食品安全法》《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该批次水产品当即被暂扣,并转入二次待检区,等待相关部门做国检。
“虽然国检后我们的水产品并无质量安全问题,但部分水产品在待检过程中出现意外死亡而造成了损失。”丁建强说,此次国检耗时2~3天,包括他本人在内的3户商户,共有943.5公斤水产品意外死亡。
“过去水产品在待检过程中出现意外死亡后,商户和市场很容易发生纠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负责人陈德志说,为维护水产品商户利益,保障惠州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今年6月份,惠州市创新推出了水产品责任保险,并率先在东日水产批发市场推广应用,由该市场管理方通过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分公司,为进入市场交易的233户水产品商户投保了责任保险。
前不久,中国人保财险惠州市分公司依照核保资料及现场情况,并按当日鱼价核算,赔付丁建强等3户商户共计10070.1元,其中丁建强损失778公斤水产品,获赔9336元。
“小险种蕴含大民生!”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院长秦启伟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惠州在全国创新推出水产品责任保险,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产品商户在流通环节的损失,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体系,推动商户主动维护水产品质量安全,值得复制推广。
新闻推荐
□信息时报记者王颖婷装修将近十年后,曾经白洁无暇的涂料墙面,经过孩子乱涂乱画变成“大花脸”;曾经油光透亮的真皮沙发,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