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惠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颁布 上万棵古树有了“护身符”
柏塘千亩古榄生态园内有一片树龄近200年的古榄林。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乌天宇)在博罗县柏塘镇高桥村的乌榄古树园,约几位老友,泡一壶山茶,食一粒乌榄,坐在石凳上随心闲谈感受世道沧桑,这是这里具有120多年的古树带给周边居民的惬意时刻,而每逢节假日,古树园更是人来人往。
古树名木既是活文物,也是历史的见证。近日,惠州市政府印发了《惠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这是继2001年印发该办法以来的第二次修订,其进一步明确了古树名木的鉴定和保护工作,标志着惠州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工作进入了规范化轨道,也是惠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行动。
制定古树名木分级鉴定办法
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惠州市具有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从2002年起,该市便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建档工作。根据最新统计,惠州共有古树名木10838棵,其中:一级保护古树73棵、二级保护古树437棵、三级保护古树10313棵、名木15棵;古树群落142个5887多棵。
相比之前的版本,在本次修订中,《办法》对古树分级提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鉴定办法。其中,一、二、三级古树和名木均由所在县级绿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专家委员会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一级古树和名木报省级绿化委员会审定,二级古树报地市级绿化委员会审定,三级古树由县级绿化委员会自行审定。
值得一提的是,古树名木行政主管部门还将根据当地古树名木资源情况,每5年确定一批树龄在5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树木作为古树后备资源,参照三级古树的保护措施实行保护。
鼓励单位和个人资助养护古树名木
分布范围广是惠州古树资源的特点,但却给管理和保护工作带来难度。数据显示,惠州只有523株古树分布在风景名胜区,占比仅4.82%,而有66.69%和28.21%的古树分布于乡村街道与远郊野外。
对此,《办法》明确了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例如生长在企事业单位共用地范围内的,由所在单位为管护责任单位;生长在公园、广场、道路等公共区域的由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管护;生长在农村承包土地的由承包人管护,不明确土地的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管护等。而作为该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方,须按照古树名木管护技术规范,精心管理,确保古树名木正常生长。
在管理保护费用方面,《办法》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古树名木保护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款项用于古树名木的调查建档、病虫害防治、复壮、抢救等保护管理工作;同时,也鼓励单位和个人资助古树名木的养护。
新闻推荐
近日,上海P2P平台九牛财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一审宣判,董事长简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