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组建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专家库 首批21名专家入选

南方日报 2018-10-23 07:20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峰)近年来,惠州不断推进城市生态建设,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稳步发展,一大批矿山石场治理复绿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为更有效的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日前,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惠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家库第一批专家名单的通知》,计划组建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家库,并公示首批入选的21名专家名单。

为绿色矿山整治提供专业支持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8月,麦地南—刘屋山片区及麦地托盘岭两处大型地质灾害点经过前期整治,迎来专家组验收。经过专家核查认定,整治工程保质保量完成,切实有效的保障了地质灾害防治成果。

与此同时,涉及到较多专业领域的矿山石场治理复绿整治工作也加快了进程。为完善整治工程的建设和验收,甄选行业专家,惠州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家库应运而生。

“绿色矿山整治和实施地质灾害工程一样,涉及到的专业内容比较多,组建专家库就是为了更有效地提供专业支持,完善治理工作,确保工程地顺利推进。”惠州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各县区可自行组建专家库

此外在近日召开的惠州市地质矿产工作推进会上,该局副调研员杨祥忠也提出将着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验收工作。并透露当前全市已有7个矿山被评为绿色矿山。截至当前,全市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已投入1599.23万元,完成复绿面积50.8526公顷,完成率97.5073%。

“这无疑使组建行业专家库变得更为迫切。”惠州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的甄选和公示,首批有21名专家入库,后续还将根据工作需求不断完善专家库的配置。

根据公示信息,记者发现,该局公示的21名专家集中分布于市直单位(6人次)、广东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6人次)、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5人次)和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八队(4人次),均拥有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涵盖门类包括工程、园林、水土保持、水工环、地质勘查、岩土工程等多个专业,可为不同类型的矿山整治工程提供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为在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作中充分发挥专家的专业技术作用。据介绍,各县区可结合绿色矿山整治情况的不同要求,参照市国土资源局做法自行组建专家库,也可以聘请市专家库专家,严格按照《广东省2018年矿山石场治理复绿项目验收方案》的要求及时组织工程验收,保障相关工作顺利进行。

新闻推荐

湾区科创提速 基础研究与产业合作亟需跟上

本报记者陈若萌导读图灵奖得主、欧洲科学院院士JosephSifaki在会上发言中指出,中国正在从集成创新走向原始创新的路上,“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