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生蚝肥美时 惠东铁涌赤岸“蓝色牧场”采收忙
赤岸村的养蚝人上半年将收来的优质蚝苗串成蚝埕,沉入水中进行吊养,期间悉心照料,下半年即可收获。
站在赤岸村外海面上,可见密密麻麻的蚝排。
铁涌镇生蚝养殖大村赤岸村码头,蚝壳堆成的小山丘延绵上百米,白花花的一片,就连地上踩的也是蚝壳。
成串的生蚝被村民拖上岸。
最大的蚝肉有巴掌大的个头。
此时正是赤岸村生蚝最肥美的季节,色如羊脂的蚝肉。
为了快速将生蚝采收完成,雇佣外村乡亲前来帮忙,多数以妇女为主。
东江时报讯10月16日下午,惠东县铁涌镇赤岸村的考洲洋沿岸一片忙碌景象。小木船在密密麻麻的蚝排间穿梭,成串的生蚝被村民拖上岸。海堤上一排排简易的遮阳棚下,数百位村民用金属工具撬开蚝壳分拣蚝肉,叮叮当当好不热闹。
据村民介绍,此时正是赤岸村生蚝最肥美的季节,色如羊脂的蚝肉,最大能有巴掌大的个头,一口下去汁水四溢。考洲洋咸淡交接,十分有利于牡蛎类的生长。赤岸村的蚝,光靠海中的浮游生物就足以让它们“躺饱”,无须投放任何饲料。
赤岸蚝的美誉,吸引了各路客商前来品尝收购。依托物流行业的发展,除了北上广深,最远在东北的烧烤摊上,也能吃到新鲜的赤岸蚝。
赤岸村的养蚝人上半年将收来的优质蚝苗串成蚝埕,沉入水中进行吊养,期间悉心维护,下半年即可收获。
“这行业属于看天吃饭,遇到自然灾害几乎无能为力。今年的生蚝受台风影响较大,产量比去年减少了差不多一半,价格也因此稍有上涨。目前新鲜蚝肉一市斤卖到62元。”蚝农方阿姨对东时记者说,为了快速将生蚝采收完成,方阿姨还雇佣了外村10多名乡亲前来帮忙,多数以妇女为主,“包午餐150元干一天。”
最忙的时候,在考洲洋沿岸为蚝劳作的村民可达1000多人。
蚝类的养殖和销售除了带动就业,赤岸村的餐饮业、民宿业也相应得到发展。东时记者在村中看到,数家“生蚝”的主题农家乐餐馆门前,外地车牌的车辆门庭若市。
东时记者在海堤上见到了赤岸村党支部书记方容祥。方容祥的微信名自号“蚝王”,一直致力于赤岸蚝的养殖和推广。除了协调村中事务,方容祥也自养了一百多亩蚝田,在村中算养殖大户。养殖量大,风险也大,说到台风“山竹”让其损失了30多万,方容祥也只是轻叹口气。
据方容祥介绍,赤岸村最高峰之时,蚝田多达9000亩,无序生长的蚝排增大了环境的压力。经过数年的考洲洋整治,如今赤岸村将蚝田控制在5500亩,养蚝户数量在300户左右。环境上去了,蚝的生长质量反而提高了。
“赤岸蚝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省和市质监部门已经验收通过,最迟明年3月就可拿到 "国家地理标志"称号。”方容祥表示,得此消息村民无不欣喜若狂。
所谓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赤岸蚝得此称号,是对其稳定如一的质量的肯定和保护,也将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载体。
tips:我国已对1170个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自1999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以来,我国已对1170个产品实施了地理标志保护。其中,国内产品1168件,国外产品2件。范围涉及白酒、葡萄酒、黄酒、茶叶、水果、花卉、工艺品、调味品、中药材、水产品、肉制品以及其他加工食品等多个领域,产地范围遍布全国。据统计,受保护产品的经济效益平均提高20%以上。
本版文图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实习生骆浩
新闻推荐
千人参赛带动万人观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在惠东多祝皇思扬村举行
本报讯(记者潘高耸通讯员陈少宏)昨日上午,2018南粤古驿道“天翼4K高清杯”定向大赛第五站(惠州·惠东站)在惠东县多祝镇皇思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