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集聚创新动能献计策助力惠州建设一流城市 “打造集聚创新动能的新高地”专题研讨会昨举行
昨日上午,“打造集聚创新动能的新高地”专题研讨会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举行。《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东江时报讯 昨日上午,由市科学技术局、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打造集聚创新动能的新高地”专题研讨会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产业基地举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徐瑚珊、市科学技术局负责人等领导嘉宾参加研讨会。惠州报业传媒集团负责人主持研讨会。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惠州在行动”系列研讨会是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之一,本次研讨会是系列研讨会的其中一场。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嘉宾、专家结合惠州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对接“第一岛链”、吸收优质创新资源、建设万亿级产业集群等主题交流观点,建言献策,助力惠州打造集聚创新动能的新高地。
精彩发言摘录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一个核心板块就是大科学装置集群。可以预见,未来两大科学装置将为惠州打造国际核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撑。两大科学装置为国家科研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将反哺惠州发展,它们完美契合了惠州两大支柱产业——— 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接下来的布局,将有效助推惠州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向万亿产业迈进。
具体到如何带动产业及企业的发展,惠州最需解决的是科研与企业对接 “最后一公里”这个关键问题。———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徐瑚珊
惠州拥有一定规模的能源产业,预计将成为广东主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我们初步的思路,就是把惠州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产业创新中心。而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落地以后,我们正谋划建设一流的能源实验室,吸引能源龙头企业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与创新性应用研究。同时,支持能源龙头企业在惠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促进能源科技成果到惠转化、开展应用示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产业创新中心。——— 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章玉
惠州要打造技术高地,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机遇,攻关核心技术,争取“弯道超车”;同时,搭建一个政府引导、省市联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科研平台。创新一定要以企业为主体,要完善高校、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科研成果的机制,争取更多技术成果实现落地转化。
同时,加快平台建设,在引进大型科研机构上下工夫,制定、完善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扶持政策。另外,鼓励企业建立研究院,加强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在创新平台建设上布局,逐步实现研发心在大中型企业的全覆盖。
——— 惠州学院科研处处长蔡昭权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将充分发挥党报党媒的“喉舌”+平台+智库作用,以全媒体思维,谋划和推进新闻报道,开设创新版面,策划系列报道,推出一批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创新人物的高质量全媒体报道,深度探索惠州的创新文化,探索“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的对接,把惠州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向社会各界展示,助力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 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于泽
如何对接“第一岛链”、打造“第二岛链”?我想有两个维度,一是结合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二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惠州可以借助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优势,打造世界级云计算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和国家智慧城市。
如何对接“第一岛链”,我认为要解决远与近、来与去、虚与实的关系问题,打造优质创新创业环境,在教育、医疗、交通规划等方面向“第一岛链”重点城市看齐。
——— 仲恺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常务副局长郑志辉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刘炜炜 邱若蓉 杨敬贺
新闻推荐
汽车客运南站交通对接方案确定 从市区往仲恺在一层公交枢纽站乘公交车
惠州市客运南站将于本周日启用。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南方日报讯(记者/刘光明宝通讯员/陈羽辉)本周日,惠州市汽车客运南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