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评标现场 接受全民监督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今年推多项“放管服”改革

东江时报 2018-10-17 08:15

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评标视频实时在线公开。 《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

公共资源交易向来备受各方关注,东时记者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今年来,该中心深化“放管服”改革,立足招投标人的感受度和获得感,聚焦政务服务痛点、办事难点,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技术运用,先后实施信用承诺制、“直播”评标现场、自主登记GDCA数字证书等多项改革,让招投标人少跑、少等,提高服务效率,提升阳光透明交易水平。

经统计,该中心自2012年6月成立以来至2018年9月底止,全市成交金额2340.2亿元,增收116.2亿元,节支29.8亿元,增收节支146亿元。

信用承诺制使开标效率提升一倍

“以前,我们要一直等在这里,花一天时间,其他事都做不了,现在用信用承诺代替事前审核,半天就行了,方便很多。”广东大湾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交易员罗惠琳接受东时记者采访时说道。

今年7月1日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房建市政类施工监理项目招投标活动中推行信用承诺制,以替代事前审核。

此前,该中心开标的做法是,当天上午先事前审核,即验企业投标人报名资料,下午再开标评标,开标评标时先抽取12家入围,然后才进入开标评标环节。房建市政类施工、监理项目投标人多,有的项目能吸引二三百个投标人,“光验资料都要验到下午二三时,完成开标要花七八个小时,投标人要一直等着,不能走开。”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一开标方式流程长,耗时长,效率低,企业参与投标成本也大,该中心一直研究如何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在看到国家发改委一个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文件中提到承诺制后,该中心展开了研究,最终决定在项目多、投标人也多的房建市政类施工监理项目领域率先推行信用承诺制。

改革后,一个项目在招标报名时便附了信用承诺书的模板,企业下载签名盖章,并置入报名资料中,如果摇珠抽中,就连同报名资料一并交给中心。在开标时,该中心不再核查全部投标人资料,而是先摇珠抽取12家入围,再核查这12家企业的相关资料,没有被抽中的企业即可离开。

此举使开标效率大幅提升,让原来需要一天的开标活动半天就能完成,效率成倍提升,投标人无需在现场等候,参加开评标活动最多跑一次。

“也是契合了"放管服"改革的要求。”上述负责人说,信用承诺制放开了事前审核,但同时加强了事后监管,一旦发现投标人使用虚假资料,该中心将根据制定的相应惩处规定,并通过网站公示,使企业不能、不敢失信。

通过LED大屏幕观看实时现场评标监控图像

10月10日上午,东时记者走访该中心发现,其服务大厅LED大屏幕正在“现场直播”招投标项目的评标现场。只见5位评标专家坐在办公“格子”里,各自埋头看评标资料,互相之间无法“交头接耳”,现场的2位工作人员则坐在房间一端,进行现场服务和监督,与坐在“格子”里的评标专家相隔开,与专家之间零交流。

“评标是招投标活动中最关键的环节,也是外界眼中认为是最"神秘"的环节。”上述负责人称,一直以来,公众不免会对专家评标的独立性存疑,有人甚至认为,即使专家本身想独立,但说不定现场工作人员也能影响专家判断。“以前有人说"你们老说评标环节公平公正,你们敢公开吗?"我们觉得真没什么好神秘的,就公开给大家看,接受全民监督,让大家也看到,不仅专家评标独立,我们工作人员也不会有举动干预、干扰或者影响、暗示专家。”

他介绍,评标现场公开自2018年8月14日实施,各投标企业或其他服务对象均可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6楼服务大厅,通过LED大屏幕观看该中心交易项目的实时现场评标监控图像(无声音),全程了解项目的评标过程。

“在服务大厅看是无声音的,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行风评议员等有关人员办理预约登记后 (应当回避的人员除外),则可以到中心7楼监控室观看交易项目的实时现场评标监控视频(包括声音)。”上述负责人称,目前“直播”评标现场已是该中心常态化工作,也是提高评标工作透明度,提升阳光透明交易水平的一项改革举措,至今没有接到一例认为专家不公正评标的投诉。

据介绍,以上举措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扩大到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各县区分中心。

便民新举措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放管服”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便民利民。今年8月31日起,该中心推出了服务对象自主登记GD-CA数字证书,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数据多跑路,让供应商、采购人(服务对象)在线下少跑腿甚至零跑腿。

据介绍,原先,服务对象参与招投标必须到中心来完成数字证书对接。“我们曾经统计过,参与招投标的企业中,只有30-40%是本地企业,其他的是外市、外省的企业。”上述负责人称,外市、外省企业参与惠州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的招投标,需要自己或委托中介机构来办理数字证书对接,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项成本支出。

为此,自2017年开始,该中心着手研究数字认证全程网上办理系统。此次推出的自主登记GDCA数字证书是政府采购中服务对象的“网络身份证”,服务对象再无需亲自或委托,只需在网上进入该中心政府采购交易系统,将GDCA数字证书系统中的企业社会信用代码、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等信息直接读入政府采购系统即可完成对接。

投标时,投标人通过企业自我声明公示向社会公开,就可按照采购文件的规定进行投标报名、交纳投标保证金、是否成功对账保证金、提交电子唱标文件、开标由二代身份证进行投标签到等网上操作。

“换言之,投标人完成GDCA数字证书手续即可在网上投标。”上述负责人说,此项改革让服务对象办证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使服务对象线下少跑腿甚至不跑腿,便民利民、效率提高。

他打开系统给东时记者看,有一福建企业是在晚上8时办证,北京一企业是中午1时许办证,而如果在以前,在这些非工作时间,现场是无法办证的。据统计,自8月31日实施以来,有252家企业享受此项便利,完成了自主登记。

本组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 通讯员洪成瑜

新闻推荐

惠州这场国字号双创赛 两家本土企业获二等奖2018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惠州赛区)圆满落幕

2018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民融合专业赛(惠州赛区)圆满落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