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美育种子 绽放艺术之花 惠城区教育局以“艺体2+2”战略为抓手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惠州日报 2018-10-15 08:25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充分展现出惠城区各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办学特色。

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充分展现出惠城区各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中的办学特色。

惠城区学子在艺术展演活动上的精彩表演。

惠城区学子在艺术展演活动上的精彩表演。

9月25日~30日,市“阳光下成长”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颁奖典礼暨文艺汇演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惠城区各中小学33支队伍参加艺术表演类比赛,共获得9个一等奖;艺术作品类比赛中,有18位学生获一等奖;更有14个艺术表演类作品、17个艺术作品以及3个案例被选送到省里参赛。

惠城区各中小学在汇演中的表现,是近年来惠城区美育工作实施情况的一个缩影,更是美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据悉,近年来,惠城区教育局把加强艺体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以“艺体2+2”战略为抓手突出优质发展,大力提升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的空间,充分挖掘学校已有的艺术优势项目内涵或与地方特色优质资源相结合,形成学校美育特色,让美育成为学校新常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亮点。

斩获佳绩

同台竞技放异彩

据悉,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颁奖典礼暨文艺汇演,分为学校开展活动、县(区)展演、市级集中展演三个阶段,历时7个多月。项目类型包括艺术表演、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和艺术作品展览三大类,分为声乐、器乐、朗诵、戏剧、舞蹈等5场进行,共设艺术表演类一等奖30个、二等奖36个、三等奖40个。

惠城区各中小学共有33支队伍参赛,共获得9个一等奖,分别是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下埔小学、德威学校获得了合唱类一等奖;下埔小学获器乐类一等奖;富民小学获朗诵类一等奖;中洲实验小学、南坛小学、惠南学校获戏剧类一等奖;南坛小学实验学校获舞蹈类一等奖。

同时,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国画、艺术实践工作坊5项类别,共设一等奖53个,惠城区有18位学生获一等奖,分别为书法类小学组4个,中学组3个;绘画类小学组5个,中学组3个;摄影类小学组3个。

据了解,“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作为市教育局近期大力推行的一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展现各校办学特色的项目,包括剪纸、编织、陶艺、泥塑、版画、木艺、农民画等各种艺术形式。本次汇演也对各中小学开展这一项目的情况做了检验,惠城区各中小学在这一类别的比赛中表现突出。如第二十七小学、上排小学 、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3所学校联合开设的“木艺坊”,不仅展示了学生们他们创作的木艺作品,更现场表演了学生们木艺制作的拿手绝活。通过“木艺坊”活动的开展,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木艺得到传承和发扬,凸显了学校的艺术特色。

惠港中学、南坛小学实验学校的陶艺特色工作坊,强调在学习传统技法时,激发孩子对陶艺的大胆创新意识,让陶瓷艺术不再只是土、釉、火的形态结合,融合了更多的人文与空间因素,使得陶瓷文化更具有艺术内涵。并了解中国陶艺在国际的历史地位,发挥陶艺在现代艺术教育中的意义。

精心部署

一盘棋统筹推进

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并对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据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惠城区教育局在转发《惠州市中小学贯彻落实<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的同时,围绕《方案》中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推进艺体“2+2”战略的实施;推进艺术特色学校创建;配齐配足合格的艺术专职教师和音乐、美术教研人员等工作目标,强调学校要因校制宜,制定实施方案。

事实上,在改进和强化学校美育工作方面,惠城区教育局已有很成熟的经验。自2015年起,该局就成立了艺体办公室,全面负责全区艺术教育工作,并成立督导组监督指导,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同时,还建立了《惠城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校开展艺体教育情况进行专项督导评估,使艺体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轨道。近几年,惠城区还添置完善了各种艺术设施、器材等,为艺术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为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惠城艺术师资队伍,惠城区教育局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作为重要的着力点,高度重视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发展壮大艺体专业教师队伍。如在新教师招聘工作中,惠城区充分考虑艺术教师招聘比例,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专业教师,并印发《惠城区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意见(试行)》以解决结构性缺编问题;加大对部分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培训力度,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充分发挥艺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加强城乡之间的艺术教育教学交流;成立专家团队,引领带动艺术工作开展等。

此外,惠城区还特别注重规范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丰富教育内涵,坚持开齐开足艺术、体育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艺术课程(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小学一、二年级每周不少于4节,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不少于3节,初中每周不少于2节。普通高中艺术课累计不少于108节。中等职业学校要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累计不少于72节等。

思路创新

实现校校有特色

采访中记者了解,在多管齐下的统筹推进中,惠城区教育局还充分尊重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强调美育的活动性、实践性,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活动,每学年举办一到两场形式多样、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型艺体专场演出活动。如2018年惠城区中小学艺术展演、2017年全国中小学实践基地文艺汇演、2016年 “扬中华文明 展惠城气质”文艺演出等。同时,还多次举办合唱、舞蹈、器乐、书法、国画、教师基本功、优质课等师生专项比赛,充分开发和利用艺术活动软硬件资源,营造艺术化的校园环境。

在抓好活动开展的同时,惠城区教育局还大力提升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的空间,充分挖掘学校已有的艺术优势项目内涵或与地方特色优质资源相结合,以惠城区“艺体2+2项目”为抓手,形成学校艺体教育特色。

目前,全区各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组建兴趣小组、社团,学生参与覆盖面达98%,全区每个学生基本都能培养两项艺术爱好,成为“能歌善舞、能书善画”的惠城气质学子,很多学校从“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方向发展。如第十一小学金榜分校管乐、曲艺、舞蹈;第十小学民乐、手工折纸;三栋中心小学合唱等。

肥沃的美育土壤,开出璀璨的艺术之花。近年来,惠城区教育局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屡获佳绩。如2015-2016年参加全国第五届艺术展演,该局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广东省优秀组织奖,以及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8个、16个三等奖;参加省第二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获得2个二等奖等。惠城区教师合唱团参加惠州市教育局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颂歌献给党”教职工合唱比赛荣获惠州市唯一的一等奖。南坛小学实验学校、河南岸中心小学、第二十六小学、中建麦绍棠学校四所学校获评为省艺术特色学校;第二中学、惠港中学、第二十九小学等学校被评为市艺术特色学校。

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通讯员马燕 杨淑妍

新闻推荐

双向两车道将变身双向六车道 省道120线改造进入收尾阶段,设计时速80公里

省道120线改造工程计划年内完工。本报记者戴建摄本报讯(记者戴建通讯员何森鹏)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许多前往河源紫金的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