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审判维护家庭婚姻 区法院探索家事案件审判新模式
本报讯 (记者张 晨 通讯员章 婷 陈秋珍)夫妻感情未破裂,冲动离婚怎么办?夫妻离婚因子女抚养问题,闹得“鱼死网破”怎么妥善处理?继续沿用原有民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已难以适应家事案件的司法需求。为促进家庭和谐,助力平安大亚湾建设,大亚湾区人民法院顺应家事审判改革趋势,探索家事柔性审判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以来,区法院家事案件共收案91件,结案72件,调撤39件,调撤率达到了54.2%。
今年4月,区法院成立了家事审判法庭,从民事审判业务庭选调了具有相应法律知识和家庭生活经验、善于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沟通的女法官担任家事审判人员,并通过引入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和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选任素质高、能力强的家事调解员和心理疏导员作为辅助力量,组建多层次、专业化的家事审判队伍,提升审判质效。
该院制订下发了 《家事审判工作规程(试行)》,明确了“调解前置、调解优先”、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不公开审理、当事人亲自到庭等工作原则。同时,对离婚财产申报制度、设置离婚冷静期、离婚证明书制度等家事案件独特审理程序,以及对反家暴案件办理程序作出明确规范,让家事审判工作更加规范化。
区法院坚持以调解前置为原则,化解家庭矛盾。此外,还与公安、妇联、司法、民政等多部门建立长期协作,构建反家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人民调解、社会救助等家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机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家事纠纷化解工作,探索社会调解与司法审判有效结合的新路径。
在家事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把更多精力放在对当事人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的保护上,注重婚姻家庭关系的情感修复和婚姻维护。为体现家事审判人性化特色,区法院设立专门的家事审判法庭,撤掉高台换圆桌,为当事人创造一个温馨舒缓的氛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邱若蓉)昨日下午,广东省2018年土地督察工作通报会暨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地区警示约谈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副市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