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农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立足深耕本土为惠州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能量”
惠州农商银行仲恺小微企业金融部。
惠州农商银行深入农村社区开展金融服务。
惠州农商银行惠阳小微企业金融部开业。
近年来,惠州经济发展愈发稳健,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做实做深金融服务的种种努力。其中,一支持续改革创新的金融力量,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这支金融力量,就是惠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州农商银行”)。
惠州农商银行,生长于惠州,扎根于惠州,也始终服务于惠州。
起步于惠城区、惠阳区两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惠州农商银行有着先天的本土优势,在惠州市,惠州农商银行被称为“惠州人自己的银行”。是惠州市全市网点最多、从业人员最多、纳税最多的商业银行。该行以支持惠州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持续创新和深入推进金融服务,与惠州小微企业、“三农”产业同频共振,积极为惠州实体经济“输血”助力。
成为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孵化器”
“装得下,世界就是你的。”看到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时,许多人知道它是爱华仕箱包的广告语,但谁又能想到前身为宏发手袋厂的爱华仕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曾面临工厂停产的危机。
时针回拨到27年前,惠阳新圩人李建明在家乡创办了自己的工厂——— 惠州市宏发手袋厂,这是当时惠阳新圩镇第一家民营企业,那时,工厂主要的业务是为外国的品牌箱包做代工,由于资金不足,常常面临工厂停产的危机,直到惠州农商银行提供50万元流动资金,才帮助工厂站稳了脚跟。
后来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代工只是为了替别人挣钱,商业的转型让李建明意识到公司要发展壮大,必须做自主品牌。1995年,李建明在中国成功注册了“OIWAS爱华仕”商标,从此带领公司走上中国品牌之路。然而,公司要发展,资金必不可少,2002年,在惠州农商银行的融资支持下,宏发手袋厂转型升级,更名为宏发手袋 (惠州)有限公司。
2009年以来,惠州农商银行多次提供信贷支持,帮助其开发自身品牌——— 爱华仕运动用品系列。在惠州农商银行长达近20年、累计授信近1.6亿元的信贷支持下,爱华仕一步步从名不见经传的贴牌工厂转型升级为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的著名品牌。“惠州农商银行不仅是我事业的见证者,更是我事业上最鼎力的伙伴,每每我们需要资金的时候,都能得到惠州农商银行的帮助。”李建明对惠州农商银行感激不已。
爱华仕品牌的建立其实只是惠州农商银行扶持中小微企业打造本土品牌的一个缩影。广东国鹏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金宝集团有限公司、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惠州市日升昌集团有限公司……一笔笔资金如 “涓涓细流”,充盈着中小微企业的“毛细血管”,助力更多像爱华仕这样的本土民营企业发展。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责任所在。作为本地银行,我行主要客户群为惠州当地中小企业,目前没有向上市公司发放贷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直以来,惠州农商银行甘于担当小微企业的金融“孵化器”重任,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从“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并主动把信贷资源投放于制造业小微企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产业等领域,助力地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惠州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添砖加瓦。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0.45亿元,对比年初增长21.68亿元。
其中,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户数为2019户,对比去年同期增加363户,贷款余额32.1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增加8.38亿元,增速达35.2%,有力响应了国家支持小微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号召。
研发专属产品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一座城市要想崛起,发达的民营经济是标配。如今,惠州正在如火如荼实施“企业成长计划”,让“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呈现“星月辉映”的局面。惠州市也出台了多项改善营商环境的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在各个产业孵化园,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这些小微企业一是没有足够的信用,二是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很难向银行融资贷款。
但庆幸的是,惠州农商银行的信贷资源一直专注于向小微企业倾斜。今年8月底,继惠城、仲恺两家小微企业金融部之后,惠州农商银行在惠阳淡水街道成立了第三家小微企业金融部,成为该行支农支小支微、拓宽金融服务渠道的又一次尝试与探索。
实际上,为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惠州农商银行早在2014年就以准事业部制模式设立了“小微企业金融部”经营运作平台,全面开办标准微贷产品,专门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市民百姓等。
众所周知,惠州作为珠三角民营经济的重镇,生产型、贸易型、服务型小微企业众多,并且有着大量的融资需求。然而,财务信息不准确、可抵押资产不足、信用不健全,这些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缺点”,往往成为影响银行向其放贷的因素。作为小微企业的天然盟友,惠州农商银行认为,这是小企业的特点而不是缺点。为此,这家农商行结合惠州实际,针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量身定做特色化、个性化的信贷产品。如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微型企业,推出了“创业贷”,并组合运用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个人创业贷款、个体工商户信用贷款等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针对经营前景乐观的中型民营企业,设计推出小额流动资金贷款、企业流动资金循环贷款、农业龙头企业贷款等3项贴近民营企业需求的贷款产品,实现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产品功能。
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贵”,该行小微企业金融部执行与其他贷款机构差别化的利率定价。“对优质企业和入股农商行的企业,主动降低贷款利率,对融资手续费也进行大幅下调,扶持中小民营企业轻装上阵。”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惠州农商银行针对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创新实施信贷审查审批决策机制,实行小微企业贷款审批程序和时间的承诺制度:在业务资料及业务手续完备的情况下,小微企业金融部承诺受理、审查、审批落实全流程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大大缩短了小微企业贷款办理时间。
据悉,惠州农商银行还积极开辟服务小微企业的新渠道,目前正开展规模为10亿元的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申请工作,募集专项资金对口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预计将于明年初发行。
支农惠农开启综合立体化服务模式
以农为本,国之大策。农业升级,需要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更离不开金融赋能。
对惠州农商银行来说,服务好“三农”,既是“责任田”,也是“主阵地”。一直以来,惠州农商银行坚持立足 “三农”、服务“三农”的宗旨,是当之无愧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也是村民最为信赖的金融服务机构。
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购销的各种中小企业、个人、经济组织等大量涌现,农村资金需求主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和农业,信贷资金需求结构和期限也趋向多样化;另一方面,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早已不局限在简单的现金存取和支付,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农村金融形势,惠州农商银行敏锐地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农村金融服务的旧服务模式(简单的存贷汇业务,粗放型、经验型营销方式等)已经随着时间远去,服务全面升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惠州农商银行开启了综合立体化的服务模式。
在信贷方面,创新存贷款产品,助力农村经济升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惠州农商银行不断研发创新金融产品,为农村、农民提供多元化金融产品,比如今年上半年,惠州农商银行在平潭镇、横沥镇的三农金融服务部相继挂牌开业,这是该行继成立小微企业金融部后,根植“三农”沃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挖掘源头活水的又一次鲜活尝试。
与此同时,惠州农商银行还直接对农户进行帮扶支持,先后创新推出“卡贷宝”、小额农户联保贷、农村青年创业贷款、易贷宝、乡村振兴贷等支农信贷产品,基本形成了从农户到覆盖农村各类市场主体、从传统存贷汇到新型投融资的完整产品线。
“以前取钱要到镇上,现在在村里就能取了,太方便了。”今年国庆期间,新圩镇东风村村民老李在离家不远的惠州农商行柜员机处直接取款,这是今年8月15日惠州农商银行在东风村设立的新圩支行离行式柜员机,是东风村内唯一一家金融服务站,而此前,由于东风村没有金融机构,附近居民办理金融业务需前往几公里外的产径村分理处或约场村支行。离行式柜员机的设立,有效解决了东风村村民的日常金融需求。
“下沉,再下沉”,惠州农商银行还加大普惠金融推广力度,在当地农村织就了一张金融服务覆盖大网: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在惠州“四区”城乡布局网点113家,其中73家均在农村地区,实现了街道和乡镇全覆盖。全辖区已布装自助设备2094台,其中ATM和CRS有231台,POS机1749台,自助终端114台,电子设备覆盖率达100%,稳步实现金融机具服务“村村通”。
该行还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虚拟窗口,促进传统柜面业务网络化转型,实现物理网点的有效延伸。持续升级以“珠江平安卡”为基础的包括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在内的电子金融服务网络,以省联社鲜特汇平台为依托,围绕城乡居民支付结算需求推广“鲜特汇支付”移动线上支付系统,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的互联网支付、在线缴费等资金结算服务,积极构建“互联网+”产品版图。
强壮”三农”筋骨激发农村经济新动能
随着惠州农商银行信贷资金源源输入,资本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强壮”三农”筋骨,惠州农村经济被激发出全新动能。
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简称“四季绿公司”)10年化茧成蝶的经历,便是一次金融助推农村产业升级的完美注解。从2008年开始,惠州农商银行一直支持着“四季绿公司”的发展经营,多年来累计向该公司发放了8000万元农业优惠贷款,在惠州农商银行多年来的资金支持和自身的合理经营下,“四季绿公司”从一家地级农业企业成长为一家集自主研发、种植、养殖、加工、储存、配送及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惠州市小金口街道的欧玉强从事鱼塘养殖十多年,是有名的养殖大户。2017年12月,因养殖需要改造鱼塘生产环境,欧玉强投入了大量资金,造成资金困难,新投入的7万尾鱼苗将要面临断粮危险,欧玉强内心十分焦急。惠州农商银行小金口支行在得知情况后,主动安排客户经理两人登门服务,配合欧玉强加班加点整理贷款相关资料,5天后,20万元的贷款就发放到欧玉强手中。“不管晴天雨天,银行职员都主动上门服务农户,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服务态度也比较好,这是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的,以后要借款还是要找惠州农商银行。”对于惠州农商银行扎根农村,心系“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欧玉强深有感触。
惠州农商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以变革之力,盘活了农村资产,更盘活了广阔农村大有可为的投资观念,带动了一个又一个农村产业蓬勃发展。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正是具备坚定的支农兴农理念,惠州农商银行近年来无论是在涉农贷款余额还是涉农贷款增速在惠州同业中均保持领先地位,连续3年涉农贷款保持10%以上增长,成为惠州地区名副其实的金融服务“三农”主力银行。截至9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30.34亿元,占各项贷款50.61%,比年初增加14.26亿元,增幅12.29%,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惠州农商银行负责人表示,该行近期将在横沥、平潭两个三农金融服务部的基础上,在辖区内增设两个三农金融服务部,满足偏远地区农村金融需求。同时,今年年底前实施“行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积极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推出“乡村农户贷”等富有本地特色的惠农系列贷款品种,打通乡村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为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文:本报记者刘乙端图:本报记者刘乙端 通讯员彭宏伟 赖敬文
新闻推荐
新增33个“电子警察”将陆续上岗 大部分位于惠州大道及惠民大道严管路段
本报讯(记者杨熠通讯员彭欣)惠州市新增33个“电子警察”将于近期上岗“执勤”。记者昨日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惠州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