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新意纷呈,八成学校参与汇演 3万人次学生体验“阳光下成长”

南方日报 2018-10-11 06:50

惠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新意纷呈。南方日报记者梁维春摄

前不久,惠州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落下帷幕。本届活动共有《瑶家阿妹舞火情》等31个节目获得艺术表演类一等奖,53个作品获得艺术作品类一等奖,陶艺等8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获得展示奖,惠城区教育局等7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惠州市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可见一斑。

据介绍,本届艺术展演活动既集中展示了惠州深化素质教育、全面贯彻落实美育教育的优秀成果,又全面检阅惠州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风尚,对惠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丰富学校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重要意义。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周春

参与面广

全市近100所学校上演105个艺术表演类节目

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惠州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由惠州市教育局主办,共分学校活动、县(区)展演、市级集中展演三个阶段。今年的市级集中展演,于9月25日—9月30日在惠州文化艺术中心持续上演,来自惠州近100所学校的105个艺术表演类节目,另外还有艺术作品类197件,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8个,分为声乐、舞蹈、器乐、戏剧和朗诵5个专场轮流上演。

惠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卫萍介绍,本届艺术展演活动以“阳光下成长”为主题,从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全市中小学校参与率达80%,学生参与人数超过3万人次。

具体学校的学生参与面上,也有所增加。在此次集中展演中,华罗庚中学学生合唱团选送的曲目是《TeachtheWindYourSong》和《我们的歌》,一举摘得高中组一等奖。2018年2月,华罗庚中学被省教育厅授予广东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班级合唱、剪纸和钱鼓舞是该校三大艺术特色项目。

记者了解到,华罗庚中学今年参加合唱团的学生一半来自艺术生,一半是面向全体学生选拔产生。班级合唱是华罗庚中学打造“班班有歌声,人人皆参与”的艺术教育特色项目,普及广、质量高。华罗庚中学每年都不定期举行全校所有班级都参加的班级合唱比赛,深受学生欢迎。

惠南学校的戏曲节目《校园小戏迷》也获得了一等奖。该校也一贯强调每位学生都要“爱好一项体育运动、掌握一项文艺特长”,通过提高学生的艺体修养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此理念下,2017年以来,该校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对艺体教育的投入,成立了艺体办公室,并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创建了更多更好的平台,学生社团从原来的几个增加到47个,校园艺体文化氛围日趋浓郁。

原创节目多

戏剧专场中的15个节目有14个为原创作品

惠州一中的《瑶家阿妹舞火情》获得舞蹈专场一等奖第一名,这个原创作品,取材于入选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龙门蓝田瑶族舞火狗。该舞蹈的指导老师王蓉,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多次深入到龙门蓝田瑶乡采风,根据高中学生特点确定好题材,找专业音乐制作人创作舞蹈音乐,不断打磨舞蹈编排和动作,经过舞蹈团成员不懈努力的排演,最终得以在比赛中进行完美呈现。

范卫萍介绍,本届艺术展演活动涌现出一批类似的、具有时代特征、反映校园生活的艺术原创节目,戏剧专场中的15个节目有14个为原创作品,合唱专场中歌唱家乡的原创作品《金色海滩渔歌悠扬》、《阮唱渔歌入画来》,器乐专场中的原创作品《渔歌畅想》等都是。

原创之外,本届活动还有一些首创。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项目就是首次增设。这个活动主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展示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项目,也给农村地区小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不仅有我国传统艺术如:陶艺、木艺、篆刻、泥塑、剪纸、版画等项目,还有农民画、竹编等本地特色的创意作品。

惠城区教育局获得本届活动优秀组织奖,该局在推进艺术教育方面,也特别重视挖掘学校已有的艺术优势项目内涵或与地方特色优质资源相结合,让艺术教育成为学校新常态,成为校园文化特色新亮点。

与金融结合

惠州农商行每年50万元冠名展演活动

范卫萍介绍,另外一个亮点就是惠州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从今年起,惠州农商行每年赞助50万元用于举办全市教职员工(学生)文艺汇演。今年8月27日,惠州市教育局与惠州农商银行签订《关于惠州农商银行冠名惠州市教职员工(学生)文艺汇演的合作协议》。

据了解,本次协议共签订5年,每年赞助50万元用于举办惠州教职员工(学生)文艺汇演。采取每年交替的形式,今年举办学生文艺汇演,明年就举办教师文艺汇演。

惠州农商银行董事长朱小伟表示,该行一直深度服务教育领域,在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已有实践,这次冠名赞助惠州教职员工(学生)文艺汇演,意在探索金融与教育融合的路径。

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小敏为惠州农商银行此举点赞,认为这将活跃惠州教职工和学生课外生活,有利于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通过借助社会资本的方法,是教育与金融结合的新模式。

■相关

到2021年创建

6所“传承学校”

鼓励特色发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艺术

关于惠州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惠州市教育局要求全市教育系统加快推进学校美育工作,以这次展演活动为新起点,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课外活动,引导每一位中小学生掌握一项艺术技能,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9月起,惠州各县(区)已选取3到10所小学为试点,开展“四点半课外活动”。惠州市教育局鼓励县(区)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引入社会各类科技、文化、体育、艺术等教育资源,以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结合、课程建设与课外活动结合的方式开展。

此外,惠州将进一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要求各学校建立学生艺术团(社团),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经常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有一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

惠州还将进一步推进艺术特色学校创建。坚持整体推进与典型引领相结合,鼓励特色发展,到2021年全市创建6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所省级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80所市级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全市重点建设100支师生艺术团(社团)、建设30支中小学生乐团(交响乐、民乐、弦乐、管乐、管弦乐等)。

另外,惠州市教育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惠州开展的“三全育人”示范校创建工作,严格落实中小学课程设置方案,开设丰富的艺术地方课程,确保到2018年底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开齐开足艺术课程,真正落实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任务。在师资方面,到2020年,80%以上的学校配足配齐专职艺术教师。艺术专职教师不足的地区可聘请艺术兼职教师,加强艺术专职和艺术兼职教师管理。

新闻推荐

美丽的含羞草

惠州一中实验学校三(6)班曾子洵今天,我在路上看到了一株含羞草。它远看如一只美丽的绿孔雀在草地上嬉戏,微风吹来,“羽毛”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