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扎根农村 一心服务村民 惠阳世行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冬娴天天与农民打交道
李冬娴(中)在沙田利丰盈菜场了解农户使用防虫灯的效果。
在惠阳田间地头,时常出现一位“小李老师”,她不厌其烦地为农民讲解施肥、喷洒农药的科学方法,让农民受益颇多。提起她,很多惠阳农民都竖起大拇指点赞。“小李老师”叫李冬娴,今年32岁,是惠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检测股股长,也是惠阳世行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正是得益于李冬娴的努力和推动,惠阳世行项目实施4年来,惠及农户超过5000户,广大农户已逐渐转变观念,对项目推荐的生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越来越有信心。
多次沟通成功将补贴作物范围扩大
在沙田镇花塘村利丰盈菜场,一盏盏防虫灯挂在田埂上,灯罩下面的盒子里有不少飞蛾等害虫。这个菜场主要种植菜心、红葱等供港蔬菜,对蔬菜品质要求很高,减少农药使用有利于大大提高品质。
“这些灯怎么样,好不好用?”国庆节前夕,李冬娴又“私车公用”,自己开车到沙田菜场,看看世行项目的实施情况。她最关心的事情,是农户的态度和看法,这个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成效。“这些防虫灯很好用,用物理方法杀灭害虫,减少了农药喷洒,以后不送了,自己掏钱也要买来用。”利丰盈菜场老板赖安辉说。
最初,世行项目的补贴作物仅限于水稻,但这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受惠农户很少。李冬娴与自己的团队制订了详细方案,与世行项目方进行多次沟通,争取到了支持,享受补贴的作物从水稻扩大到甜玉米、蔬菜等,之后又扩大至荔枝、红葱、淮山等特色作物,受益面大大增加。
“突破了享受补贴的作物限制,让更多农户受益,惠阳是第一个,这也让我有些小骄傲。”李冬娴说,为农民争取更多更大利益,是惠阳农业人的职责,世行项目要有更好的成效,也应让更多农民参与其中,共同减少污染排放,爱护自然环境。
编制的世行项目方案成为范本
在项目实施之前,李冬娴深入到各镇村开展基线调查,并结合全区土壤耕地土壤现状和检测分析数据,历经5个多月进行7次大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了《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惠阳区第一年实施方案》的编制,是全省首个得到省农业厅领导和世行专家认可的方案,该方案成为全省其他县区参考的范本。
4年多来,惠阳世行项目累计实施面积约15.58万亩次,惠及农户超过5000户。广大农户的观念得到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使用项目推荐的配方肥和生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以水稻为例,自项目实施以来,惠阳水稻每亩施肥量减少5~10公斤,喷洒农药减少1次,总体产量与项目实施之前基本持平。
努力将学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
除了大力推广实施世行项目,李冬娴还热爱研究农业方面学术,虽然她只工作了10年,却曾主持或多次参与省、市级地方标准的起草编写。
她曾参与编写广东省地方标准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和惠州市农业地方标准《冷浸田水稻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粉葛生产技术规程》等,2017年还主笔起草编写惠州市农业地方标准 《菜心栽培化肥减量技术规程》,目前标准已通过审定待发布。
李冬娴善于结合自身工作特性,总结探索适合惠阳农业发展的新方式新手段,近年来在《广东农业科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 《惠阳区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及成效》,在《江西农业》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互联网+”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与发展前景》。
天天跟农民打交道,李冬娴把学术研究成果都尽可能转化到实际应用中。这些年来,她先是踏实做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土壤样品采集制样、分析检测、田间肥料试验等基础性工作,之后通过整合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检测和试验数据,编写了 《惠阳区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报告(2012~2017年)》,为惠阳耕地资源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近年来,她共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蔬菜化肥减量、“菜-稻-菜”轮作、冷浸田水稻生产等多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深入人心,实现了全覆盖。开展“菜-稻-菜”轮作耕种技术的推广应用,累计推广5.6万亩,2016年获得了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2016~2017年,在全区广泛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进万家宣传培训活动,促进了农技人员提技能和农户增收入,惠阳区农业局和惠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总积分均进入全国前100名,均被评为先进单位,李冬娴也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个人。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黄尉宏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讯记者匡湘鄂通讯员李江海10月1日上午,惠阳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镇隆交警中队在辖区内开展路面安全及巡逻,将一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