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年半时间突破行业技术痛点 惠州汉视博自动化设备公司负责人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
昨日,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惠州赛区)暨惠州市第二届“天鹅杯”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惠州汉视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获得成长组一等奖。昨日,《惠州日报》记者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郑日光。
◎谈项目选择挑最有难度的项目来做
记者:当时为什么选择做这个项目?
郑日光:我们是做手机玻璃检测的自动化设备项目。这个技术主要面向玻璃、LCD、半导体行业,包括光学的摄像头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这个项目是去年初开始的,这个项目的难度最大,我们挑最有难度的项目来做。做这个科技项目主要是面向市场,要解决行业痛点。
这个项目最困难的是成像技术。目前,其他企业都是用外部光源或多角度光源做成像设备,不仅成本非常高,检测稳定性也比较差,这也是光学设备行业非常大的痛点。据我们了解,客户群里有40%的人是以目视的方式进行检查。因为人的眼睛视力有限,检查起来非常困难,又要面对强光,对眼睛伤害较大,因此非常需要稳定的检测技术设备。
◎谈研发过程整合国内外团队集中攻关
记者:研发过程中最艰难的是什么?
郑日光:最难的是我们正在做的100毫米同族光源光学系统。为此,我们联合了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新加坡和日本的团队。攻破这个技术壁垒的过程还是比较煎熬的,因为日本的团队只能解决镜头的问题,南京的团队只能解决光源的问题,所以我们只能把这两个团队整合在一起,花了1年半的时间才突破这个技术难题。
法国的同行业公司用了6年研发出来的视野是4毫米,我们用1年半开发出100毫米的视野。这个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目前是行业里最稳定、最可靠的技术,但是门槛也非常高,现在国内同行能够达到这个成像技术水平的只有我们这一套。现在行业里面排在世界前列的客户都已来惠州找我们合作,对这个技术他们是非常认可的。
这次获得一等奖,对我们来讲是锦上添花,是我们初创团队的荣幸。
◎谈科创环境增强民间资本和风投企业活力
记者:你认为惠州的科技创新创业环境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郑日光:我觉得惠州的居住环境比较好,交通还比较顺畅。我在惠州工作了十多年,对惠州很熟悉,但是在高科技人才的聚集以及信息来源等方面惠州还是比较封闭的。
如果想踏踏实实做企业,或者潜下心来做技术,惠州也是个不错的地方。一方面,居住、生活成本比较低,生活方便稳定,这种情况下技术队伍会更加认真工作;另一方面,惠州的生活环境没有那么嘈杂,大家会认认真真做基础技术研发,没那么浮躁。这是惠州的一个优势。
缺点就是目前惠州真正的高科技公司还是比较少,科技信息相对封闭,民间资本、风投公司还是比较少。如今来找我们投资的人,要么来自广州,要么来自深圳,惠州的风投企业很不活跃,希望这块能够慢慢增强。本报记者杨敬贺
新闻推荐
新农村建设有颜值也有气质 惠州市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和积极成效获肯定
惠阳良井镇霞角村优美整洁的环境。本报记者黄俊琦摄昨日,珠三角乡村振兴工作片区推进会在惠州市举行。会议分析当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