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娇:以山歌为武器的革命“女侠”
时针拨回到2012年5月20日,河源和北京天一华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筹拍的电影《啼血的歌声》正式开机。
《啼血的歌声》以革命英烈生前事迹为题材,反映在大革命时期,以山歌宣传革命精神、以山歌传递情报,并用生命捍卫革命的感人事迹。故事的主人翁就是紫金县南岭人、被誉为“女歌侠”的李素娇。今天,我们一起来瞻仰了解这位革命英烈的事迹。
15岁参加妇女解放协会
李素娇(1911年—1933年),永安县(今紫金县)南岭人,娘家在龙炮区黄洞乡,出生于贫苦家庭,幼年常跟随大人打猎、割草、学唱歌,12岁被卖到黄布村一户地主家当童养媳。
1926年,李素娇参加紫金县黄布乡会、妇女解放协会。1927年在炮子乡加入农民自卫军。
1929年,李素娇逃出地主家,到南山嶂参加了红二师叶振强连队,担任炊事员。有一次,叶振强率部队进攻惠东县马山禾多布。李素娇和朋友钟灵娇装扮成村姑,尾随部队前往禾多布通往炮子的必经之路赤溪坳山上砍柴。当部队取胜回师炮子时,民团尾追而来。李素娇两人用山歌把两名敌兵引到山上,巧夺枪支。当民团后续人马追到山前,李素娇两人开枪截击敌人,保护部队安全撤回原地。
用山歌教育群众讲革命道理
1930年7月,李素娇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龙炮区(原第三区)苏维埃政府委员。1931年6月、7月间,国民党军大肆“清剿”炮子苏区。李素娇和丈夫钟香(区委委员)转移到南岭文笔嶂活动。
在艰苦环境里,李素娇经常用“土地革命好主张,分田分地分岭岗,焚烧田契废债约,免债免税免租粮”这类山歌教育群众。许多群众都来找她,要她教唱山歌讲革命道理,连“天赐楼”大地主的长工、婢女都常常冒着危险给李素娇送饭,请她教唱山歌。
狱中以山歌为武器策反白军
1931年9月,因叛徒告密,钟香在南岭被反动派(民团)杀害,李素娇被逮捕,解押在庄田村一个土牢里,由国民党军一个排看守。
在狱中,李素娇用山歌当武器,坚持斗争,夜深人静的时候,李素娇唱起了《白军士兵出路歌》:“讲当白军是凄凉,被迫离家走别乡,一日两餐都无饱,夜夜都睡烂祠堂,天寒地冻受风霜;受风霜,长官如虎又如狼,战时白白去送死,天天出发路途长,实实在在苦难当;苦难当,为谁辛苦为谁忙,军师团长坐马轿,九妻十妾置田庄,单单冤枉当兵郎;当兵郎,长年没钱转回乡,穿州过府无音信,爷娘妻子望断肠,怨你当初入错行;入错行,家中贫苦系难当,田无耕来地没种,本想当兵求口粮,谁知雪上又加霜。”
士兵中大多是被迫充军,家中贫苦,听到凄切之处,不禁眼泪横流。李素娇抓住转机,又用山歌指明出路:“相劝兄弟莫悲伤,今日觉悟也无妨,工农士兵联合起,联合起来力量强,军阀豪绅消灭光……”
在李素娇的感召下,士兵们觉悟过来,排长与士兵商量后,决定举行起义。李素娇将起义部队带到碣石溪(陆丰县属)红军驻地。她经常教育战士在艰苦的环境中要有革命坚定性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她还常常唱山歌来鼓舞部队的斗志,带领红军战士在山区开展游击活动。
1933年6月,由于叛徒告密,年仅22岁的李素娇英勇牺牲。
声音
创作文艺作品弘扬红色文化
革命英烈李素娇在狱中以山歌策反白军等事迹,在紫金广为人民传颂。紫金县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局主任科员周镇森认为,李素娇身上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就是一种坚定革命信仰、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红色文化精神。
在当代,如何传承好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使之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当代价值?周镇森表示,作为文化部门,将积极履行职能,创新宣传方式,创作更多文艺作品、精品,以此为载体,加大宣传、弘扬力度。他介绍,今年,结合革命英烈李素娇事迹等,紫金县创作排练了革命斗争题材大型花朝戏《烈火红颜》,并开展送戏下乡演出;明年,该县将创作反映苏区革命斗争历史的花朝戏《赤暴风雷》。
紫金县党史办副主任林力锋说,紫金县是革命老区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接下来,党史部门将结合红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活动,进一步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更好挖掘、保护、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新闻推荐
国庆出游谨慎前往惠东沿海 因塌方及施工等原因前往道路预计会严重拥堵
X213线K0+000至K33+500段(稔山大埔屯至平海、港口段)全线正在扩建施工,道路通行能力较差。《东江时报》记者蔡伟健通讯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