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养成月”成效显现 开学首月惠州市多所学校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惠州日报 2018-10-08 08:05

▲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

▲“行为习惯养成月”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学校生活。

随着国庆假期的结束,惠州市的中小学生们顺利度过了为期一个月的“行为习惯养成月”,步入全新的学习生活阶段。

据悉,为帮助学生们,尤其是一、七年级的学生,平稳度过幼小、小初的衔接阶段,让学生们更加理解并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快速适应校内生活,惠州市多所中小学都将开学首月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月”。

多位家长受访后表示,通过学校一个月行为习惯的纠正、训练,孩子行为举止更加文明礼貌,学习习惯更加规律自律,生活习惯也变得更加自立独立。“学校学习一个月,强过在家说一年。”一位家长笑言。

新生不良习惯多

首月养成很关键

据悉,经过一个漫长的假期,很多学生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一些小升初的学生,刚刚进入新的学习环境中,因为对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不了解,会有迷茫无措之感,进而出现学习态度散漫、课堂秩序不良等情况。而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则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生活习惯中,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上课随意走动、讲话的现象十分普遍。

为纠正这些不良习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效的高效课堂,惠州市多所中小学开学第一个月,重点开展了习惯养成主题活动。

国庆放假前,实验中学附属学校成功举办了小学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展示活动。200多个学生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优秀班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习惯养成标兵40名。

据悉,围绕“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学生特长发展”的办学理念,该校以养正教育为核心,以构建五正教育体系(即正心、正见、正行、正德、正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一年级新生入校的第一月确定为“行为习惯养成月”,并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针对“课前—课中—课后”等数十个场景对学生逐一进行强化训练。经过近一个月的专项训练,循序渐进地完成一个周期内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将好习惯牢牢地根植于学生心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

同时,为让七年级学生快速适应校内生活,养成勤劳吃苦的优良作风,该校还针对七年级新生组织开展了新生军训,在爱国主题教育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开学第一个月里,光彩小学六年级(4)班的学生们,纷纷签下了一份《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承诺书》。按照承诺,这些学生们将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文明礼貌、勤奋学习、品德优良的新时代光彩好少年。

不独六年级,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校将分年级分周进行了详细的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设定。如针对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重点抓敬师礼、着装礼和餐饮礼;第二周重点抓行为礼仪、见面礼仪等。

而在铁路学校,开学首月在狠抓坐姿、文明用语等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上,还重点培养了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如利用校内的阅读长廊、阅读进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养成教育大工程

家校联动系统化

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采访中记者了解,虽然很多学校都将开学第一月作为行为习惯养成月,重点抓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但这并不是说,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仅仅依赖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恰恰相反,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是个系统、连贯的大工程,贯穿至不同学段的教学全程之中。

在光彩小学,记者就了解到,该校几年来都将学生的养成教育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围绕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建立了一套涉及常规、卫生、文明礼仪、安全、爱护公物、保护树木苗圃、学会节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长效机制。

在这个机制下,学校组建了光彩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培养教材,狠抓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同时利用各种节点契机,以活动育人。此外还高度重视教师的言行育人、课堂育人和阵地育人作用。作为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学校还融入了奖励表彰机制,如设定了“好习惯我养成”班级和“守纪之星”、“文明之星”、“卫生之星”若干个奖项,调动师生们的积极性。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这是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和系统工程,必须贯穿至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该校校长赖新文表示。

多位教育人士的观点与赖新文的看法不谋而合。在惠南学校,立足“做一个有品味的人”的教育理念,校长胡少龙高度重视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从学生的发型要求,到着装标准,再到集会礼仪都做了明确要求。这份要求从课堂延伸至课间,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连贯的行为习惯养成体系。

记者注意到,在他对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中,还特别重视家长们的联动作用。他强调,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功夫,抓住关键时期、注意科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校内狠抓显成效

校外保持不放假

“学校狠抓一个月,比我们在家反复唠叨一年都有效果。”开篇中的那位对学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月”赞不绝口的家长曾文娟说,孩子平时在家自律性很差,自己平时反复唠叨最多的就是让孩子自觉写作业、自觉学习、自觉收拾房间,“孩子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效果很一般。”

进入初中以后,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行为习惯养成月”,重点纠正学生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其中用一周的时间进行了军训。“经过一个月的初中阶段学习生活,我发现孩子开始变得主动承担、自觉学习和独立自理了。”曾文娟举例说,以前孩子的作业都是要催促多遍才开始动笔,现在回到家自己会主动写作业,吃过饭后,也会主动帮父母收拾碗筷、清洗,“一个月而已,感觉像是变了一个人!”

在实验学校附属中学的行为习惯养成展示活动的现场,一位家长评委一边给学生们打分,一边告诉记者,“行为习惯养成月”的成效在自己孩子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

“我小孩今年刚上一年级。因为生活在农村,受环境的影响,小孩子有时候会说脏话。”这位家长说,自己虽然在家反复引导,告诉他要文明用语,可是孩子还是很容易说脏话,“后来学校开展了这个"行为习惯养成月"活动,孩子在老师们的反复强调下,慢慢知道了说脏话是不对的,要文明用语,要有礼貌。现在不仅自己不会说,还会制止其他人说脏话。”

“孩子身上这些可喜的改变,都归功于学校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平时在家里也非常注意养成他们的良好习惯。”采访中,多位家长表示,国庆期间,自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给孩子制定规律的作息表,在出外游玩的时候,也会叮嘱孩子爱护公物、文明出游。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们受益终生。只要这个行为习惯的基础打好了,学习肯定差不了!”一位家长直言。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学校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新闻推荐

8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销售总额比增12% 国庆假期全市各类消费市场购销两旺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惠州市再次迎来消费高峰,市区各大商场、超市、酒楼食肆等消费场所客流如潮。全市各类消费市场货源充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