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时代,惠州奋力抢占5G产业高地 后年底前,惠州市将启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力争将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成5G先行区

惠州日报 2018-10-08 08:04

惠州市力争将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成5G先行区。这是潼湖科技小镇产业发展中心。 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当今时代,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变革突破、融合发展阶段。

今年6月,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举行全体会议,正式批准冻结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NR)独立组网功能,这标志着真正完整的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5G已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进入商业化的最后“冲刺”阶段。

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时代,5G商用时代即将全面开启。专家分析,到2030年5G有望带动我国直接经济产出6.3万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巨大的商机,惠州能不能抓住机遇分得一杯羹?

这是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命题,这个命题亟待我们以更雄进的姿态去解答。

惠州作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发展5G产业应该大有可为。不少专家认为,惠州应牢牢把握5G产业发展机遇,瞄准产业创新前沿,引进更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力争在全球新一轮发展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

提前布局网络

将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成5G先行区

作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惠州,将目光瞄准了5G网络布局,2020年底前启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力争在全省甚至全国形成标杆效应。

何为5G?数秒钟完成一部高清大片的下载,直播更是 “分分秒秒无卡顿”,这是大家对5G的第一反应。

据了解,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简称“5G”)具有超大带宽、超高速率、超多连接、超低时延、超低能耗以及广覆盖的优势,是全面构筑“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是国家支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建设网络强国的关键基础设施。

5G看似遥远,实际上却离我们越来越近。今年8月份,北京联通正式发布了“5GNEXT”计划,这标志着首都正式迈向5G时代。北京作为中国联通的5G试点城市,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300站规模、涵盖规模组网测试、应用生态孵化、业务体验宣传等多场景5G试验网络。在2019年将进行5G业务规模示范应用及试商用,计划在2020年正式商用。

不仅仅是首都北京一个城市,如今全国已有十多个城市成为首批5G试点城市。比如,中国移动将采取“5+12”试点,其中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将作为首批5G试点城市,北京、重庆等12城市将进行5G业务应用示范。中国联通计划今年在16个城市开展5G试验,并进行业务应用和典型示范,2019年实现5G预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中国电信的5G试点城市为“6+6”,已确定在雄安、深圳、上海、苏州、成都、兰州6个地区试点,并且还将增设6个城市。

可以说,三大运营商均已进入“5G时间”,在5G研发、测试、产业链和应用上全面布局。作为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惠州,同样将目光瞄准了5G网络布局,并力争在全省甚至全国形成标杆效应。

惠州市日前出台了 《惠州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根据行动计划,惠州市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打造广东省内信息基础设施领先的地级城市之一。其中,重点瞄准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5G。

在布局建设5G网络方面,到今年底,惠州市将以5G网络站址布局为重点,制定惠州市移动通信铁塔站址建设规划(2018-2022年),并适时修编《惠州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站址专项规划(2018-2020年)》。

“到2020年底前,惠州市将启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惠州市将在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智慧大道”,布局满足无人驾驶汽车的信息基础设施,开展“一杆多用”试点建设,力争将潼湖生态智慧区打造成5G先行区。

“开展5G试点工作,可以带动相关5G产业发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在试点过程中,不仅可让企业参与试点工作,还可以借此普及5G知识,从而更好地推广5G网络,吸引更多企业参与5G产业发展。

瞄准细分行业

从手机行业切入带动向智能终端产业延伸

5G时代将使更多创新应用成为可能,产业界正在加速掘金5G带来的万亿级规模的蓝海市场。惠州一大批知名电子信息企业早已嗅到市场味道,开始布局5G产业。

面对5G时代浪潮的到来,有专家分析认为,5G时代将使更多创新应用成为可能,产业界正在加速掘金5G带来的万亿级规模的蓝海市场。

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州一大批知名电子信息企业早已嗅到市场味道,开始布局5G产业。

作为首批加入中国移动“5G终端先行者计划”的企业之一,今年1月,TCL通讯在法国巴黎建立了创新实验室,用以深入研究5G技术,为用户带来更优秀的5G智能终端体验。TCL还与国内外芯片厂商和运营商通力合作,在5G终端产品研发和5G创新应用探索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我们将在2019年在国际市场推出第一款5G产品,目标在5G终端连接领域成为行业佼佼者。”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表示,他十分看好5G技术,5G产品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为了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5G技术开发,TCL通讯已经做足了预见性准备。

布局5G的不仅是TCL,惠州是国内重要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德赛西威也正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积极布局。

“去年,我们专门成立了车联网事业部和智能驾驶事业部,在V2X、智能网联平台等方面开始发力。”德赛西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智能制造对多数据源的实时数据分析网络有较大的需求,5G的高带宽、低时延和高可靠性等特征,将在工业物联网的工业相机、工业机器人、AGV、物流和库存监控等方面有较多的应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指出,5G将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间接产出方面,2020年、2025年和2030年,5G将分别带动1.2万亿、6.3万亿和10.6万亿元。

“到2030年,直接经济产出将达到6.3万亿元,间接产出将达到10.6万亿元。从这方面来看,5G市场的前景是真的蓝海。”中研普华研究员邱少梅说。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兴领域行业热点正接续涌现,包括5G成为重要引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安晖认为,惠州要积极把握5G产业链,从中选择和惠州联系紧密的且有条件发展的领域,争取分得一杯羹。

不可否认的是,5G产业链很长,除了下游产业链产品应用及终端产品应用场景外,还包括上游基站、中游网络建设以及上中下游里各细分产业链。惠州如何瞄准细分行业,进行5G产业布局?

“惠州在手机方面有非常好的发展基础,可以从手机产业切入,为未来积极做准备。”安晖建议,惠州5G产业发展可以从手机往整个智能终端延伸,包括其他行业的应用,例如在软件、硬件和解决方案等领域可以进行适当拓展,从而有助于在抢占5G市场上掌握主动权。

抢占技术高地

孕育龙头企业带动地方产业链条

惠州在5G产业的几大应用场景,如车联网、无线家庭、智能制造等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要孕育更多的龙头企业,争夺技术话语权,从而带动产业发展。

5G到底有多快?在业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2G是自行车、3G是摩托车、4G是汽车的话,5G就是高铁。快速的网络传输正在变成刚需。正是看到5G市场应用前景广阔,全球众多厂商正在围绕5G加速研发和产业布局。

今年2月,TCL通讯展示了全球首例5G软件无线电终端,该演示基于OpenAirInterface(OAI)开源软件,在3.5GHz频段上以80MHz带宽实现了5G的主要功能。

TCL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演示环境是亚洲和欧洲市场上最为典型的5G配置环境,该演示对TCL通讯基于5G技术的终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有着突破性的意义。

“与此前的2G、3G、4G逐步演进的技术方案不同,5G的核心技术几乎是全新的,谁率先掌握了专利和国际标准,谁就拥有了5G时代的话语权。”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张新生指出,中国企业必须抓住机遇,争取在5G时代赢得先机。

对比国内外5G产业,惠州在5G产业的几大应用场景,如车联网、无线家庭、智能制造等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然而,惠州在这一领域仍存在关键器件研发、高端技术人才不足等短板,关联行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底端。

惠州如何在技术研发上占据主动权?“龙头企业在一个产业里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们可以带动一个地方的产业链条。”安晖认为,惠州要大力发展5G产业,就要孕育更多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势,争夺技术话语权,从而带动产业发展。

“在5G早期开发过程中,TCL通讯就努力了解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希望将用户反馈意见融入5G技术的研发中,以实现相较于当前4G标准的全面提升。”TCL相关负责人表示,TCL还将与运营商合作,共同对5G进行研发,以积累起差异化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有利的市场优势。目前,TCL通讯已经在可穿戴设备、免费频谱智能应用、车联网及5G新技术等关键领域制定多项针对5G未来标准的重要提案。

“5G对惠州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林江认为,在3G、4G时代,惠州有很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但是到了5G时代,原本依靠的技术路径、逻辑已经完全不同了。惠州发展5G产业,要大力进行技术创新,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不断吸纳创新人才,寻找技术创新突破口,从而在技术研发上占据主动权。

记者手记

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随着全球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首要驱动力量,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国内城市纷纷布局5G产业。拿周边城市广州来说,它正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集聚发展,发力抢占5G高地,带动形成全球信息产业核心区域。

发展5G产业,惠州有基础、有条件,大有可为。去年,惠州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737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43.7%,占珠三角电子工业的11.5%。惠州制造的智能手机、液晶显示、车载电子等信息产品的产量、市场份额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在移动通信领域,形成了从玻璃基板、面板、模组到整机生产的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汽车电子领域,惠州车载信息服务和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电子产业集群……

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面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风口,惠州更应该主动作为,要以全局眼光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制定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也要加大产业政策引导力度,最大限度用好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政策辐射,吸引创新人才、创新项目在惠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惠州唯有找准定位、奋勇争先,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才能在5G商用时代即将开启之际,在5G产业这块大蛋糕中多分一杯羹。

统筹 本报记者袁 畅

采写 本报记者袁 畅 戴 建周 觅 杨敬贺 谢宝树

新闻推荐

碑坏诗无敌千古鹤峰尊 惠州水东白鹤峰出土文物考述 □ 何志成

出土的清代东坡祠古墙基。出土的归善县古城墙。出土的王文成公祠牌匾。出土的归善县古县衙石鼓。出土的娱江门清代古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