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科技小镇开园,智慧城市助力产城融合百度无人车等“黑科技”打造智慧城市
在园区内,移动零售机器人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参观者体验自动
驾驶售货机。
创客更多精彩请扫码
9月28日,位于广东省惠州市的潼湖科技小镇第一期正式开园,启动仪式举行。开园当天,创业板上市企业英唐智控、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客如云等27家科技企业和创新载体正式入驻。启动仪式上,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潼湖科技小镇分中心揭牌,潼湖科技小镇政务大厅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潼湖科技小镇是广东省发改委公布的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也是入选名单中唯一以科技冠名的特色小镇。小镇定位发展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高新产业,欲打造成世界级物联网产业平台。
亮点1
“黑科技”加持智慧城市,首期投入一个亿
“这辆车怎么没有驾驶员,连方向盘都没有!”开园当天南都记者注意到,潼湖科技小镇的一大亮点是拥有众多“黑科技”产品加持,深度打造智慧城市。在线下,百度“Apollo”无人车、智能垃圾桶、自动驾驶售货机、无人超市、智慧餐厅等智能设施让人应接不暇;在线上,园区整体开发了“科技小镇”APP,不仅可实现园区交通、停车、餐厅、会议室等相关功能,还可线上了解参与园区活动。而在园区的后台”大脑”,记者看到智慧城市的大数据中控平台,大量数据如人脸、交通工具、能源、物联网设备状态、酒店客房状态等实现了实时监控,让人真实感受到大数据治理城市的可能。
智慧城市已经算不上新概念,不过之前主要都是在大城市中基于已有的基础设施做“智慧化”,而可以从头开始建设城市的机会并不多。潼湖科技小镇的建设或可成为智慧城市整体落地发展的一块试验田。
由于科技小镇与一般住宅社区不同,有更多的产业功能、商业功能,这就要求实现更多元的管理,因此需要许多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目前潼湖科技小镇已经建设形成了1大脑、2中心、4平台、8系统、N应用。”科技小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小镇的1个大脑,即为小镇大数据分析和运营管理系统,一期拟接入50多个系统,2万余个物联网点位,全面覆盖小镇所有经营系统和设备系统。该“智慧大脑”可将小镇运行的各项关键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从而对产业招商和运营、园区安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记者来到园区大数据控制中心,刚一进入就受到一块巨大显示屏的视觉冲击。据介绍,该屏幕尺寸为170平米,超过部分巨幕影院。屏幕上可实时显示大量园区数据,接入物联网设备数量、在线情况、异常情况等一目了然。
在调出“智慧管理”功能后记者发现,其下分为智慧安全、环境市政、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多个板块。其中,智慧安全又分为无人机巡逻情况、视频监控和人脸门禁,人脸门禁可以实时呈现人员动向,例如在记者观看时就呈现出了当时“员工进入控制中心一口入口”、“访客进入展厅”等一组带人脸照片数据。
在环境市政板块,园区中运营的智能垃圾桶出现在了大屏幕上,可显示垃圾桶在线、已满和异常状态,及时提醒清理;此外还显示出智能井盖和水浸检测等设备。状态监测同样应用于智慧楼宇板块,可显示风冷空调、送排风、给排水和照明系统的运行情况。
在智慧能源板块,可显示当前总发电功率,以及累计发电量。观察发现,园区新能源发电设备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外墙、追日发电、屋面光伏和光伏路面,从9月发电情况来看,当月共发电5万多度,其中光伏外墙和屋面光伏贡献最大。
据介绍,潼湖科技小镇的智慧城市系统中,其“智慧大脑”平台由小镇运营方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该平台面向园区企业开放,园区相关企业可以利用平台数据、资源实现产品化应用。该平台将作为园区的基础技术资源成为吸引园区入驻的一个理由。
此外,科技小镇一期约采购了1亿元的智慧城市相关软硬件,这些采购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从入园企业采购。记者注意到,除了园区运营无人车是百度“Apollo”,园区酒店内的服务机器人来自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无人售货车来自北京新石器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部分地面铺设的“光伏路”光能发电设备则来自汉能集团。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运营将继续采购入园企业智慧城市相关产品成果。“园区可以提供给企业应用市场,而企业的创新成果应用也可以让小镇越来越智能。”
亮点2
20分钟可达深圳,打造大湾区物联网创新节点
潼湖科技小镇在哪?作为科技园区,距离城市产业资源是否太远?据了解,小镇距离深圳、东莞、惠州市中心分别约50、40和20公里,目前园区开通了直达深圳的免费巴士,通行时间在1小时左右,而在高铁开通后,乘坐高铁20分钟即可到达深圳。
距离深圳较近,同时具有明显成本优势,或许是吸引企业和人才入驻的重要原因。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潼湖科技小镇的企业运营成本将为深圳的五分之一、东莞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对于人才来说,地方政府提供的人才公寓价格也相对便宜。
产业链资源方面,惠州、潼湖在物联网产业上也并非一穷二白。碧桂园产城发展事业部总经理向俊波表示,上一轮深圳产业外延的过程中已经在惠州仲恺高新区集聚了一批手机、电子行业企业。虽然这些企业之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以生产转移为主,但为惠州打下了一定的产业链基础和人才基础,现在这些企业也都有转型升级的需求。潼湖科技小镇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将成为一个由惠州产业基础和深圳产业外延需求结合的物联网创新节点。
向俊波表示,地产转型做科技产业可谓是脱离了“舒适区”。与以往开发楼盘卖完楼就完成项目工作和收益的90%不同,科技小镇开园只完成了全部工作约10%,需要持续运营来获取资金,预计要花2-3年让园区运营走向成熟,让运营收入达到盈亏平衡。
亮点3
提供应用场景,企业城市协同发展
在潼湖科技小镇产业发展中心一楼,工作人员正忙碌地与前来咨询和办理相关手续的企业交流。这是仲恺高新区行政服务大厅潼湖科技小镇分中心的工作地点,也是惠州市首家政企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可让企业和居民足不出户便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政府业务办理服务。
据介绍,小镇运营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板块,包括应用场景、金融服务和配套。“很多企业,尤其是物联网方面的,它们本来面向的就是未来城市的一些使用场景。”向俊波说,小镇充足的空间将为物联网企业提供许多应用场景,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和产品在园区落地,从而加速发展。
深圳市英唐智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勇斌表示,潼湖科技小镇对于他们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资源优势。小镇的物联网产业链正在形成规模化聚集效应,作为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一环,英唐智控可在这个生态中获得市场空间并获取收益。反过来,作为产业服务的提供商,也会为小镇其他的产业链生态进行反哺。
此外,小镇还拥有一只产业基金,可用于支持园区企业金融需求。据介绍,园区入驻企业将主要为较成熟的创新企业,基金投资也会偏向C轮、D轮后公司或者上市公司。据了解,目前潼湖科技小镇已经吸引入驻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思科、年收入超过30亿元的软通动力、市值90亿元的物联网上市企业英唐智控、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客如云、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华力特电气、创业板上市公司民德电子等20余家国内外企业,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研究院、创新工场等创新载体、平台机构。小镇规划显示,预计将在两年内导入5000名高科技人才、引进70家企业。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创客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徐劲聪
摄影:南都记者何玉帅
新闻推荐
惠市规建公示[2018]316号日前,本局收到陈永华、沈文娟等住宅业主对江北三新南路8号第20栋东梯住宅楼加建电梯的申请及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