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效率城市

南方日报 2018-09-28 16:06

惠州市将以“打造一流效率城市”为目标,深化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在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一流效率城市方面,惠州还有什么具体举措?详情请扫二维码阅读深度报道。

最近,惠州在“放管服”上动作频频,不仅清理规范7个部门11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让审批“减肥瘦身”、企业“轻装上阵”,还“一口气”网晒3份目录清单,对收费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让企业和市民交费不再“蒙查查”。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取消53项证明事项,减证便民,让市民不再因办证明“跑断腿”……

点点滴滴的改变已经以及即将发生的背后,展现出这座欲争创一流的城市对更高效率、更优营商环境的追求。在惠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上,惠州市委书记李贻伟提出,要打造一流效率城市。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专家建议,惠州要抓紧对标国内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逐项精准发力,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

南方日报记者周欢

参考世行标准有针对性出台政策

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世界银行发布《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营商环境排名主要基于10个评价指标,分别为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民建惠州市委会的提案建议,惠州可对照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中的10项指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分析惠州营商环境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发展瓶颈,进而有针对性地出台各项改革政策。

惠州市政协委员李强认为,惠州项目审批多、程序复杂、时限长等问题依然突出,建议针对不同类型的审批事项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改革,要更注重配套的、替代性的制度建设。

惠州市发改局局长徐毅介绍,将以打造“一流效率城市”为目标,深化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开展惠州营商环境评估工作,制定提升惠州营商环境的优化路径。

用政府权力减法换得市场活力加法

8月底,国家发改委透露,吸收借鉴世界银行的指标,叠加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区,初步构建了我国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第一个维度是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主要关注企业从开办,到最后破产、注销,进行从生到死全生命周期的关注,也包括中间可能经历的施工许可办理、纳税、信贷以及其他涉及到政府服务的事项。第二个维度是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主要包括企业信心、知识产权保护、信用监管等。第三个维度是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包括空气质量、交通环境等多方面。下一步,营商环境评价将在全国推开。

专家建议,营商环境评价在全国推开之前,惠州应对照这些指标体系尽快逐项进行自我审视,正视不足,学习先进城市的经验为我所用。

目前,惠州的营商环境离一流还有差距。以开办企业为例,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受省工商局委托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惠州开办企业便利度在全省21个地市中排在倒数第2位,2017年虽然提升至第10位,但仍低于粤东粤北的一些城市。

“惠州打造营商环境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TCL集团高级副总裁黄伟曾建议,惠州必须出更多的实招,让更多优惠政策落地,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得市场活力的加法。

新闻推荐

中洲控股入惠十二载 与城共壮大

候选奖项:品质城市·企业推动力大奖企业简介:中洲控股创立于1984年,1994年经股份制改造成为公众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042),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