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老兵故事 弘扬爱国情怀 社工机构实施退伍军人服务项目
老兵罗伟强与战友合影。(翻拍)
社工与退伍老兵交流记录老兵故事。
如果问大亚湾西区街道上杨村退伍老兵李兴最光荣的事情是什么,他一定会告诉你,他家三代参军,还得到了“革命家庭”的荣誉称号。晚年的李兴最大的愿望便是把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那股爱国主义精神记录下来,传扬下去。
为了让李兴等退伍老兵的愿望能够实现,今年以来,大亚湾区委政法委资助指导,由大亚湾信合园社工机构组织实施的“老兵的故事”之退伍军人服务项目,访问慰问上杨社区退伍老兵,记录他们的军旅故事,并通过组织各类座谈会、编定书籍宣传册等形式,在社区内宣传和传扬革命军人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怀。为大亚湾区进一步推广关怀退伍老兵,弘扬退伍老兵爱国情操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探索。
走访记录退伍军人光荣历史
1933年出生的李兴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一名海军官兵。从1954年入伍到1961年光荣退伍,李兴在解放军的舰艇上度过了7年最难忘的军旅生涯。此后,李兴的儿子李国军、孙子李育诚也先后入伍服役,民政部门因此为他家颁发了一块 “革命家庭”的牌挂在家门前,成为李兴一家的荣耀。
在上杨村村委会记者了解到,该村目前登记在册本地退伍军人47人,其中许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军的老人现在也逐渐老去,随着子女到外地打工,身体衰老让他们生活缺乏照料,曾经的峥嵘记忆也逐渐模糊。为此,社工们与上杨社区联系收集到该社区退伍军人的基本资料,并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帮助他们记录下当年的军旅故事,将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实际需要反映给街道、社区及民政部门。
将把老兵故事编成册
此外,社工们还定期组织社区的退伍军人举办生日会,对他们进行“八一”慰问,促进他们相互交流。将来,社工们还将把他们的故事编写成纪念册送给他们保存,并在社区内传扬老兵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1936年出生的罗康老人,曾经在福建金门参与了对台炮战。如今,晚年的罗康身体不适,尤其是因为长期炮战使听力出现问题,经常需要住院治疗。同样是退伍军人的儿子罗伟强照顾在老人身旁。罗伟强说,特别感谢社工组织的探访和组织,让他和其他退伍军人以及老战友有了交流的机会。如今已经退休的他,除了照顾老人,最想做的就是和战友们相聚,讲述自己以及老一辈的军旅故事。
据该项目负责社工介绍,目前《老兵的故事》宣传册正在采编制作中,完成后除了送给老兵们留作纪念,还将到区内各中小学开展与老兵交流活动,赠送宣传册给学校,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老兵爱国奉献精神。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张 晨通讯员刘 扬
新闻推荐
惠州市中心血站:建设一流血站 服务惠州人民 《献血法》实施20年来惠州市72.8万余人次无偿献血18.5万升
惠州无偿献血志愿者骑行宣传无偿献血。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正式实施。20年间,惠州市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