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网上走 交易更阳光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次举行土地交易公众开放日活动
社会各界人士观摩网上竞投。 本报记者马海菊 摄
交易开始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屏上显示本宗出让土地情况及参与竞标企业的编号;交易结束后,现场显示中标企业名称、中标价格,全程网上透明进行……昨日上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次举行土地交易公众开放日活动,挂 牌 编 号 GP2018-10、GP2018-11的两宗土地,在前来观摩的社会各界人士的见证下完成竞投。
效率高
全流程网上交易
当日上午10时,两宗挂牌出让的土地同时在网上开展竞投,一些市民和企业工作人员到现场观摩土地从报价到竞价成交全过程。
上午9时5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电子屏上显示了惠州市土地与矿业网上挂牌交易系统,下面清晰列明本宗出让土地的编号GP2018-10,挂牌起始时间2018年9月11日9时,截止时间2018年9月26日10时,土地总面积81236.90平方米,起始价170190万元,有一家竞买号为1010904246的企业参与竞投。屏幕右上角显示着开拍倒计时,10时准时开拍,由于只有一家企业竞投,不到几秒钟就显示了竞投成果:惠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最高报价170190万元成为竞标获得者。另一宗挂牌编号GP2018-11的土地同样也在网上成功竞投。
“我们初到惠州,每天都会上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查看最新土地交易情况。看到有这个开放日活动,今天特意到现场来了解土地竞拍行情。”金科地产深惠区域地产投资经理崔先生为此点赞:“像这样从提交竞投材料到竞投直接在网上进行,虽然少了以前现场竞拍的那种氛围,但让企业少跑腿,且中标前谁也不知道有哪些企业参与竞拍,避免了暗箱操作,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一项重心业务,隶属土地与矿业权交易板块,该板块同政府采购、建设工程、产权交易板块一样已实行全流程网上交易。
效益好
前8月增收节支11.63亿元
公共资源,与公共卫生、公共安全一样,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如何让公共资源交易更阳光、更公平、更高效?近年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管办分离、网上交易、阳光运行、规范操作、应进必进”总思路,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公共资源交易更加规范、阳光,实现公共资源高效公平配置,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释放改革红利明显。
目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项目从初期的28类拓展到54类,实现了市、县、镇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全覆盖,是全省进场交易项目最全面的平台。而今,交易项目从受理登记、信息发布、投标报名、专家抽取、评标评审、现场监督、中标公示、保证金收退、资料存档备查等各个环节全程电子化封闭运行,变“群众跑”为“网上跑”,不断提高交易效率。
“交易过程全程网上封闭进行,交易方式由"面对面"改为"背靠背",有效防范劝退拦阻、围标串标、暗箱操作和人为干扰,确保市场公平充分竞争。”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交易由市场说了算,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国有土地资产大幅增值。”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市(含县区)累计成交1159宗,成交金额293.14亿元,增收8.30亿元,节支3.33亿元,增收节支合计11.63亿元。
本报记者马海菊 通讯员洪成瑜
新闻推荐
惠州普法工作为全省提供有益经验 罗娟带队到惠开展“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督导
本报讯(记者周丽琴通讯员汪金牛)昨日,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娟带队的省“七五”普法中期检查第三组对惠州市开展“七五”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