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得天独厚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专家为仲恺乡村振兴支招
专家作主题报告。 本报记者李松权 摄
本报讯 (记者李松权 魏怡兰通讯员何叶森)“林下经济怎么发展?林下经济作物怎么选择?森林康养怎么建设?”日前,为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仲恺高新区乡村振兴暨潼湖新光村2018创客论坛与林下经济推广会在新光村举行。
活动当天,3名特邀嘉宾分别从《林业科技服务林下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成果储备》《南方林下经济发展案例及模式借鉴》《林下休闲养生健康经济效应》作专题报告,新光村50多名村民现场聆听了报告,并与嘉宾们进行了互动讨论。
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李永泉博士说,所谓的林下经济是在不牺牲生态效益的前提下,以林地资源为基础,以提高林地产出为目标,利用林下自然环境进行种植、养殖、观光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期待获得一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种林业产业发展模式。林下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其实现了对原有环境的保护、对现有资源的最合理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最大保护等多种效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姜清彬博士说,惠州市地处我国东南边陲,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较多光照强,气候温和,具有丰富的光热、水源、土地、生物多样性等优势,具有丰富的林下经济发展资源。他说,发展林下经济要避免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要因地制宜,在选择林下经济模式的时候应该考虑每种模式的利弊,不能对原地的森林资源有所损害,同时要注意与当地环境的优势互补。
“把城里人从餐桌引到农田边来,让他们回归自然、拥抱自然、品味自然。”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吴克刚博士说,惠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他建议新光村根据自身优势,结合当地传统文化,按照一村一品牌的发展思路,瞄准休闲旅游、农耕体验等林农附和的发展项目。他同时建议,发展林下经济不能盲目跟风,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因地制宜,加强人才培养,增强主动脱贫意识。
“几位专家对我们村的发展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新光村停铁下村民小组村民黄日雄说,过去因信息不通畅等原因,很多农民种出的有价值的农作物卖不出去,他希望借乡村振兴战略东风,把农作物卖出好价钱。
据悉,仲恺高新区以惠南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为主,对经济薄弱的潼湖镇新光村进行整体帮扶改造。自2017年以来,该村先后举办了荔枝品尝节、乡村创客、新光荔枝文化采摘节等系列活动。
新闻推荐
惠州清理证明事项,让市民不用为办证“跑断腿” 无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 将一律取消
以往在一些地方,由于证明事项多、手续繁琐,市民办证明往往要来回跑、多头跑。今后,这种现象在惠州有望越来越少。继在全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