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今年新增省中小学特级教师21名,在岗特级教师总数增至61人 “以师带徒”促“强师工程”稳步推进
惠州综合高中表彰师徒结对优秀教师。张培摄
刚过去的中秋节前,龙门县为新一轮(2018—2020年)省级名师工作室揭牌,广东省黄伟胜名教师工作室和刘玲芳名校长工作室分别在龙城第一中学和龙城第三小学举行揭牌仪式。
今年上半年,在广东省2018—2020年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名单中,惠州14人入选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3人入选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龙门县共有黄伟胜和刘玲芳两位入选。随着工作室的挂牌,这种名师起示范作用的“以师带徒”的教师队伍培养模式,进一步覆盖相对偏远的龙门县,在惠州实现全覆盖。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周春
通讯员袁蕴华郑志钊张培
名师工作室通过“师带徒”等形式发挥作用
9月20日,为全面提升龙门县教学水平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龙门县科技教育局召开龙门县名教师座谈会,全县15位名教师代表参加,包括省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以及市首席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等。
座谈会上,龙门中学的龙乐云呼吁,要充分利用好“名教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示范带头作用,调动教师积极性,帮助教师成长。
记者了解到,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是在名教师、名校(园)长主导下,围绕名教师、名校(园)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以优秀骨干教师、骨干校(园)长为培养对象,以师带徒为主要培养形式,共同开展基于线上和线下的学科研究、教改探索和教学磨练、学校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工作室。
通过师带徒和团队研修等形式,以3年为培养周期,每个工作室要求培养8—10名学科骨干教师或5名骨干校(园)长,促进名教师、名校(园)长和骨干教师、校(园)长共同提高;同时建成辐射当地乃至省内外的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助推广东省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扩大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的影响力。
惠州市南坛实验小学副校长许红主持的广东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已经走过6个春秋。这6年,工作室成员的付出结出硕果。由许红主持的课题《名班主任工作室阶段性培训模式研究》获评“2017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工作室成员还将成员分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汇编成册,制作了《许红名班主任工作室论文集》《班主任工作小妙招》等书籍供成员学习使用。
惠州市教育局继续教育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省名教师、名校(园)长队伍建设,促进了惠州区域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前不久,惠州市实验中学的郭秋凌“名班主任工作室”召开工作会议,吸收12位新班主任加入工作室。会上,肖秋婷、廖敏华、郑康洁等新班主任分别讲述9月开学以来的班级工作情况,还就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作为他们的师傅,惠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郭秋凌,向新加入的老师赠送有关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的书籍,并就具体怎样当好班主任做指导:“一是要有耐心、细心,学会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捕捉学生的生活细节;二是对班上的特殊学生,要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处理方式。”
在惠州综合高中,“师徒结对”延续了多年,也成功培养了一批批青年教师。9月20日下午,惠州综合高中举行2018年下半年师徒结对仪式。当天,30余对教师结成师徒,每位青年教师由一名学科导师和一名班主任导师“双导师”带教。
根据方案,作为徒弟的青年教师不仅要上汇报课、提交论文、参与各类教研活动,还要写读书心得、开主题班会、进行个案分析等;作为师傅,导师则要具体地指导徒弟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如何备课、如何命题,并带领徒弟进行课题研究,以此帮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惠州综合高中副校长、高中部校长毕海静表示:“师徒结对旨在让优秀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因此,被指导的青年教师应该勤学善思,主动求教,做到在实践中思考,学习师傅和身边同事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
学科导师杨文在仪式上分享感悟:“师徒结对的基本形式是互相听课评课,我们通过这种形式相互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
惠州市实验中学和惠州市综合高中,是惠州全面推行“强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今年9月开学以来,惠州各校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师技能比赛、学科月度成绩分析以及各种有针对性的主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搭建各种培训教师的平台,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打造优秀教师团队,铸造学校优质品牌。
全市累计逾百教师完成硕士学业
在今年的惠州教育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惠州市以“强师工程”为主要抓手,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队伍培训力度,健全教师交流引进机制,鼓励教师成名成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规模基本能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惠州市教育局局长袁清山介绍,惠州已构建起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养培训体系,培养了一批在省内外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本土名师。2018年,惠州新增广东省中小学特级教师21名,在岗特级教师总数增至61人。此外,惠州累计有100多名教师通过参加高层次学历提升完成硕士学业,获得市财政资金奖励。
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惠州将进一步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做好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引进优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等工作。此外,还将启动市、县(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推进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出台教职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信用承诺实施办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
新闻推荐
一线动态南方日报讯(见习记者/汪棹桴通讯员/林剑标钱修伟)“要学会珍惜国家给予狱外服刑的机会,珍惜狱外相对自由的生活,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