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两初中生捧回两项全国大奖获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一等奖的《智能餐桌》原作省科协已选赠朝鲜科学技术总盟

东江时报 2018-08-28 22:38

李建稑(左)和朱炫吏(右)合作发明的“无炫车灯”参加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

朱炫吏创作的《智能餐桌》获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一等奖。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李彦青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香金群 8月19日,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落下帷幕。惠城区在此次大赛上中取得优异成绩,代表广东省参赛的惠城区选手取得一项一等奖和一项三等奖。

东时记者从惠城区科协获悉,近年来惠城区大力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行动,通过组织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及观摩学习,开展青少年科技宣讲、老科学家进校园,与惠州学院化工、生命学院科普共建,重心下沉学校、科技教育机构指导科普等,推动了青少年科普扩面提质,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科技创新活动项目连续多年在全国大赛中获奖。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前身是1979年由中国科协牵头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览。2002年,定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单位参与,每年举办一届。

今年的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港、澳、台500多名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200多名科技辅导员,以及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青少年和科技教育工作者代表参加了本届大赛。大赛收到各类参赛作品3356项,选出了358项青少年科技项目和201项科技辅导员科技项目参加入围终评。

其中,惠州市东江中学的朱炫吏同学的“智能餐桌”绘画荣获了大赛科幻画一等奖;惠州市惠台学校李建稑和朱炫吏同学的“无炫车灯”荣获大赛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这也是惠城区历年来首个参加全国大赛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项目。

东时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第33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惠城区选送的9件作品都获得了奖项,其中“无炫车灯”荣获大赛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和华南理工大学华园卓越奖,“智能餐桌”获得大赛科幻画一等奖,这两件作品在一批获奖作品中脱颖而出,被选送参加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东时记者从惠城区科协获悉,朱炫吏的科幻画“智能餐桌”的主题内容是通过智能餐桌调配适合个人的饮食搭配,倡导科学健康的饮食理念,目前原作已由广东省科协选赠朝鲜科学技术总盟了。

延伸阅读

去年进入“省赛”今年冲进“国赛”

李建稑和朱炫吏都是初一的学生(9月上初二),他们虽然一直在不同的学校就读,但三四年前就因为参加各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而认识了。李建稑的父亲李彦青说,此次的“无炫车灯”是他们合作的第二个项目,去年,两人合作发明的“中华好字画摹学装置”就获得了第32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可惜去年没有被选上参加"国赛"。”李彦青说,为此,今年两个孩子卯足了劲,决心要冲进“国赛”。

李彦青说,此次两个孩子合作的“无炫车灯”项目,是源于生活经历。夜晚,坐在车里看到对向开过来的小汽车的灯光炫白刺眼,甚至有的车日行灯也非常刺眼,而这些炫目的灯光,给开车司机造成很大的安全驾驶隐患。为此,两个孩子就开始琢磨,如何设计一种能适合在各种不同环境下都能保证行车安全的车灯,解决了现有车灯的炫目问题,降低驾驶员及车辆的安全隐患。

在李彦青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李建稑和朱炫吏从去年9月就开始酝酿。他们从从彩色电视机、彩色LED屏可中得到启发。彩色电视机有红绿蓝三种颜色,LED屏三种LED发光体可以组织成不同颜色。根据光线叠加产生混合光原理,经过实物发光对比试验,他们最后选择了黄光作为主光,通过添加一定的蓝光,共同射到路面、物体上,形成不炫眼的暖白光反射回来,效果十分明显。

李建稑和朱炫吏发明的这种“无炫车灯”还有多种颜色可调,可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如只开黄光,可用于雨天、雾天照路面、物体,视觉效果好;开黄光+适量蓝光则适合晴天照路面,不仅驾驶员看路面清晰,对向司机也不会觉得炫眼;开蓝(绿)光适用于白天用做装饰灯,提醒对向车辆,又不炫眼睛;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还可把车灯调成红光,提醒来往车辆注意减速慢行,避免二次交通事故的发生。

去年底和今年初,两人便带着这个发明,参加惠州市和广东省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冲进“国赛”。

李彦青说,在参加各级比赛的过程中,两个孩子还不断进行测试和改进,期间他还带着两个孩子到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测量灯光色温,检验该发明的效果。

“科技创新是个漫长的过程,两个孩子在这期间克服了许多困难,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李彦青说,他为两个孩子的创新精神而骄傲,也希望两个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

新闻推荐

惠城区举办七夕交友派对

南都讯记者杨振华“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为满足单身青年的交友需求,营造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