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开展广场舞展演活动 让群众科学健身快乐运动
南方日报讯(记者/卢慧)悠扬而不失动感的民乐声中,飞舞旋转的彩扇、上下翻飞的手绢,一群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阿姨用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表演博得观众热烈掌声。这里是惠城区广场舞展演活动的现场,来自全区13个镇(街道)以及区老年人体育协会共14支代表队参加了展演活动,吸引逾千群众驻足围观。
14支队伍带来精彩展演
在金山湖公园广场,14支队伍带来健身秧歌舞等形式多样的广场舞展演。河南岸街道代表队的《青山绿水带笑颜》舞蹈别具一格,吸引大量群众围观。表演队员精神饱满,姿态昂扬,充满吸引力。领队张玉明今年61岁,退休前就是单位的文艺骨干,退休至今足足跳了11年健身秧歌舞,是团里的主心骨兼老师。
“过去没有固定场地,跳广场舞好比"打游击",而且又热又晒,非常辛苦。”张玉明说,如今河南岸街道文化站提供百余平米的舞蹈室供大家免费使用,每周一、三、五上午9时到11时,大量老年学员前来学习、排练。“舞蹈室里空调有镜子,条件别提多棒了!”说起这些年跳广场舞的变化,张玉明赞不绝口。
惠城区老年人体育协会负责人郭力介绍,该协会下辖16个协会,涉猎广场舞项目的协会有8个,协会在册会员2600余人,年龄最大83岁,最小38岁。“近年惠城区财政每年拨付10万元用于协会各项健身活动的开展。”郭力说,全区健身培训、场地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2020年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如何持续推动全民健身行动?惠城区体育局副局长吴创业介绍,到2020年,全区人均使用体育场地面积将达2.63平方米以上,逐步形成“城市10分钟体育圈”和“农村5公里体育圈”,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其中,农村体育以镇为重点,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建设和发挥好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为农民体育健身服务;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着力改善城市社区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将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截至目前,包括河南岸街道文化站在内,全区每个街道建有1个健身小广场(公园),每个镇建有1个全民健身广场,每个行政村(社区)建有1个健身点。“目前正大力推进各自然村建设本级的文体广场,力求将健身场所"拉近"到群众身边。”吴创业说。
为让群众科学健身、快乐运动,惠城区还成立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形成区、镇(街道)、村(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化管理网络。建立健全覆盖村(社区)体育站点的工作队伍和遍布城乡的全民健身指导站、文体活动站、晨晚练点和青少年俱乐部,以及服务基层体育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同时,每年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社会体育指导队伍的培训、业务交流、表彰奖励和必要的工作补贴。目前,全区已有320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新闻推荐
惠城召开迎“七五”普法中期检查工作会,落实普法责任制 全力抓好四项 普法重点工作
南方日报讯(记者/卢慧通讯员/黄惠萍)为深入贯彻“七五”普法规划,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