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搞定是原则 跑多次是例外 惠城区编委办重点推进政务服务改革
惠城区编委办主任刘卫接受采访。
惠城区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市民办事更方便。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通讯员陈美君 黄小尚
优化机构职能和编制设置,争取达到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推进“集成办理、一次搞定”政务服务改革,年底前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搞定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6月20日,“一把手”访谈来到惠城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称“惠城区编委办”),惠城区编委办主任刘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对照“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要求,认真思考谋划惠城区机构编制工作,积极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改革等重点改革,努力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方面做出新的更大作为。
体制改革
加快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刘卫介绍,惠城区机构编制部门作为担负行政体制改革的职能部门,将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整合职能相近的机构,探索合并设立和合署办公的方法路子,优化机构职能和编制设置,理顺党政机构体制,争取达到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加强相关机构配合联动,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相互推诿。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也惠城区编委办正在努力推进的。下来,惠城区将加快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理顺公益类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的关系,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构建新型政事关系。同时,瞄准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开展管理体制创新试点,全面推进公立医院、中职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运行水平。
另外,着力推动去行政化,优化事业单位资源布局,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的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模式,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方式,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的供给能力。
“放管服”改革
近期将公布村(居)责任清单
深化“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抓手。刘卫介绍,去年以来,惠城区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的原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在全市率先出台权责清单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压减行政许可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惠城区行政许可事项压减为124项,分两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53项。
今年,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村 (居委会)权责运行,惠城编委办梳理制定了村(居)责任清单,其中包括居委会21项责任清单,村委会43项责任事项,准备近期公开发布,促进村(居)一级权力运行接受社会监督。
下来惠城区编委办将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以改善营商环境为重点,继续压减权责清单事项,加强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推动权力瘦身、阳光运行。做好强化监管的“加法”,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按照事前规范制度、事中加强监控、事后强化问责的思路,健全公众监督和内部管控机制。做好优化服务的 “乘法”,再取消一批制约企业经营、妨碍群众办事的审批事项,最大限度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松绑减负。
政务服务改革
重点推进“集成办理、一次搞定”
刘卫介绍,2017年以来,惠城区深入推进“一门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实现市、区、镇(街)、村(居)行政审批系统四级统一,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99%,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95.9%,镇(街)、村(居)网上办事站实现100%覆盖。
今年,惠城区编委办会同区发改局、区行政服务中心,对政府机构窗口服务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制定了政府机构窗口服务专项改革方案,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其中将重点推进“集成办理、一次搞定”政务服务改革。8月底前,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零上门”和集成办理的事项,成熟一批,公布一批。重点在推进投资项目、企业经营、个人(企业)服务等30项主题集成办理上进行先期试点。年底前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一次搞定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覆盖90%以上的行政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办理“纵向全贯通、横向全覆盖、业务全流程、部门全协同、效能全监督”。
另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参照省、市的做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机制体制保障。“"数字政府"将联通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以后群众办事就更方便了。”刘卫说,如设置电子证照库,群众办事提交过的相关材料就在这个数据库了,以后到其他部门办事要用到这些材料时就无需重复提交了。”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周欢)穿城而过的东江、西枝江,是惠州很多钓鱼爱好者的好去处,但也容易导致一些危险行为。根据惠州市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