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九个孩 他说一个都不能少 农民周天华将亡弟留下的5个孩子视为己出 10年抚育从不言悔

东江时报 2018-06-22 15:38

在周天华家的客厅里,家具很简陋,白墙上却“金光闪闪”,贴着一张张孩子们获得的奖状,这是周天华(左二)最引以为傲的事。

周天华每天都会打理家后的菜园。

人物名片周天华博罗县杨村镇星光村农民,10年来,他将亡弟留下的孩子视为己出,用心抚育。自己4个孩子,弟弟5个孩子,加上他和妻子,全家11口人。面对生活的重压,他乐观面对迎难而上。

高考结束了,博罗中学学生周景枚早就收拾好床被回到星光村的家里,等待着6月26日的查分放榜。她对自己的高考似乎不太满意,觉得发挥一般,但“父亲”周天华却信心满满,说了句:“不出意外,大学肯定是能上的。”

周景枚是周家第二个即将考上大学的女孩,“父亲”周天华难掩喜悦,他挺着早被生活重担压弯的腰,自豪地说:“我们周家又要出大学生了!”在这位“父亲”眼中,18岁的“女儿”将迈向人生的新起点;而在周景枚心里,69岁的伯父早已是 “父亲”,是最伟大的父亲。

他们的父女情,从10年前开始。

弟弟肝癌病逝留下5个孩子

博罗县杨村镇星光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竹林环绕,多数村民谋生以田地和果园为主,外出务工也是不少家庭增加收入的选择。周天华是土生土长的星光村农民,他家就在星光村一片竹林边。

10年前,就是在6月,周天华犹记得那时的天气比现在还要闷热,他送别了比自己小6岁的弟弟。“肝癌晚期,拖了3年,最后还是走了。”弟弟临走前,周天华就坐在他身边,“他跟我说,最小的孩子只有5岁,他一直放心不下,我说我会帮他照顾好孩子的,他说要麻烦你好好带孩子了,我说我肯定会的,然后他才安心合眼。”

此时,周天华59岁,家里有4个孩子,两男两女,全在上学。亡弟留下5个孩子,还有一个智障的妻子。

因为家里贫困,周天华28岁娶妻,弟弟更晚,直到30岁才娶上老婆,老婆还带有精神疾病。“她(弟媳)没法干重活,一家人全靠我弟贩鱼。他每天早上不吃早饭就出门,下午5点才回家,赚的钱只够一家温饱。他长期省钱,每天只吃一顿饭,我说这样下去身体迟早会垮,结果真垮了。”

弟弟被检查出肝癌后,给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为给弟弟治病,周天华把他和妻子外出务工攒下的全部积蓄2万元拿了出来,还到处借钱。“除了跟亲戚借,还跟银行借”,最后弟弟还是走了,留下5个孩子,还有治病用去的10万元债务。

“9个孩子,都是我的”

“他这个人,心态好,又会做人。”认识周天华的村民,都会这么说他。

如果不出意外,周天华的人生轨迹,应该和多数村里人一样,种田、务工、结婚、生子,慢慢老去,在60岁左右当上爷爷,然后在家带孙过上老年生活。

一度,周天华也是这么以为的。

周天华出生于1949年8月,他笑称自己“长在红旗下”。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周天华确实早当家:14岁那年,他读初二,成绩不错,父亲突然病逝,患有眼疾的母亲瞎了,弟弟才8岁。周天华辍学回家耕田,当起了一家之主。

好不容易,兄弟成年,相继娶妻生子。母亲去世后,身为大哥的周天华更是“长兄如父”,兄弟家盖的房子就在几百米内,方便他时时照顾弟弟一家。弟弟的5个孩子中,最小的女儿天生智力低下,最小的儿子先天性聋哑。

弟弟的病逝,改变了周天华的人生。“这是命运!”周天华从来不抱怨命运的“苛刻”,他选择的是迎难而上。

“9个孩子,都是我的!”周天华这样说。处理完弟弟的后事,他把弟弟5个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当时我家也好不到哪里去,上世纪80年代盖的瓦房,房间不够,孩子就挤在一起睡”。

自己4个孩子,弟弟5个孩子,加上他和妻子,全家11口,周天华笑着说道:“差不多是星光村最大的家庭了。”

不久,弟媳改嫁,周天华与妻子完全成了9个孩子的父母。

“妻子63岁了,还要打工”

今年39岁的周景生是周天华的大儿子,也是9个孩子中的老大,至今单身的他,在家里帮着父亲操持家务,并照顾家里的弟弟妹妹。“我是大哥,不能出去打工,只好在家帮父亲了。”

周景生患有癫痫,在4岁那年第一次发作,吓坏了父母,此后长期服药控制病情。为了帮父亲照顾弟弟妹妹,他高中刚毕业就回家,当起家里的“二把手”。他这个哥哥,除了干活,很少“出声”,只有父亲在唠叨“家里不好的情况时”,他会说上一句:“不好的别说啦。”

10年前,当周天华将5个侄儿侄女过到自己家时,妻子不是没有微词。9个孩子,3个身体有恙,6个在读书,还要偿还10万元的债务,这样的日子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但妻子也是好人,咬着牙和周天华一起扛起整个家。“我老婆一直在深圳给人家当保姆看护老人,每月赚3000块钱,自己留几百块零用,其余全部拿回家补贴家用。家里孩子多,我只好在家带孩子,养猪养鸡,种些青菜和粮食。”

说起妻子,周天华很内疚,“她嫁给我之后,就没享过什么福,在外面打工20年了。她现在63岁了,还要打工,对不起她。她平时舍不得花钱回来,就逢年过节回来看孩子。”

至今,周天华用的是便宜的直板老人手机,手机已经磨得有些键盘都看不清了,里面更是没有一张自己和妻子的照片。夫妻两地分居,男主内女主外,“都是为了孩子”。

“家里再难,都要让孩子读书”

在周天华翻新后的客厅里,家具很简陋,白墙上却“金光闪闪”——— 客厅四面墙上,全部贴着一张张奖状,其中一面墙上的奖状超过60张。

这是周天华最引以为傲的。“还有很多,贴不下了!”说着,满脸皱纹的他,笑出了一朵朵花。

奖状上的名字:周景云、周景枚、周景万……他们,是周天华的侄儿侄女,也是他的儿女。

当年,9个孩子9张嘴,已近花甲的周天华仿佛必须年轻20岁。妻子常年在外,他既当爹又当妈,“那时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要起床,从来没有偷懒过,要给他们做早饭,然后喂猪养鸡,最小的5岁,还不会说话,要时时刻刻带在身边……”回忆起当年情景,周天华如今叹叹气,抽上一支烟,似乎不愿再回想,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不敢生病,也最怕孩子生病。

最愁的是学费。第一年,6个孩子要读书;第二年,7个;第四年,7个……身上还背负着10万元的欠债,周天华除了在家干,有空还要去打短期工。“没钱的时候,我就厚着脸皮跟学校说,先欠孩子的学费,然后一点点还。那时,小学和中学的校长老师都知道我家情况,他们很同情我……”而为了让孩子吃好一些,保证营养,家里母鸡所生的鸡蛋,周天华全部不舍得卖,留了下来。

“家里有我和妈妈,再难,都要让你们读书,穷人家的孩子要有志气。”每一年,当有孩子提出“不读书要出去工作时”,周天华夫妻都很有默契地不吭声摆脸色,最后周天华会说出这一句。他说过:就算把底裤卖了,也要让孩子读书。

于是,除了智力低下的周景花无法上学外,每一个孩子到了入学年龄,都被送进学校,其中聋哑的周景万被送到博罗特殊学校。孩子们也很争气,每个学期都捧回一张张奖状,周天华骄傲地将奖状贴在墙上,当作屋子最美的装饰。

“最开心看到几个孩子这么争气”

曙光公益协会秘书陆琼花3年前到星光村做公益时认识了周天华,自此成为周家的 “常客”。她这样描述周天华:“我真的很佩服他,对所有孩子,他都一视同仁,也不重男轻女,谁能读书,考上大学都给你去读。”

10年前,最大的侄女周景云上初二,面对家里的情况,“她提出不读了想出去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我鼓励她,不要有压力,安心读书就好。”5年后,周景云考上大学,成为周家第一个大学生。为此,周天华兴奋得差点失眠。

“很多人说我傻,又不是自己的孩子,还那么辛苦供他们读书,我不认同,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出路。”周天华说。

含辛茹苦的个中滋味,周天华与妻子都在默默承担着。几年间,他已是一头白发、背驼腿弯,直到自己的大女儿、二儿子相继工作补贴家用,他的负担才有所减轻。欣慰的是,所有的孩子都“懂得父母的辛苦”,不吵架,不叛逆,寒暑假还偷偷跑去打工。

“我最开心的就是看到几个孩子这么争气,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如今,大侄女周景云已经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二侄女周景芬初中毕业后到了广州,留在广州工作;三侄女周景枚今年参加高考,将迈入大学校门;15岁的小侄子周景万在博罗特殊学校就读,一楼墙上的奖状他“贡献”了三分之一。

“景万很懂事、也很厉害,他有机会去广州特殊学校继续学习,但他跟我说,他想出去打工。我当然不同意,他才15岁,能去广州读书,很好!”周天华说,景万是个“机械手”,虽然聋哑,但很会拆装摩托,而景万也常常跟他“说”自己应该出来工作养家了,对此周天华摆出父亲的权威,拒绝“小儿子”的请求。

对景万,周天华直言付出最多却也很愧疚,因为自己条件有限,所以无法陪着他上特殊学校。以前每到周末,周天华都会骑着摩托到学校接送景万,这几年年纪大了,他每周都会花100多元请人专门接送景万回家上学,“安全最重要,这个钱是要出的”。

“儿媳要有善心,能够接纳这几个孩子”

周天华家里,“乐观”挂在每一个孩子脸上,虽然每个人性格不一样,但身为父亲的他,给孩子传递的都是乐观向上的正能量。

“我不乐观不往好的方向去想,这些孩子怎么办?我就怕这些孩子没人养,加重国家的负担。”周天华说,弟弟走后,为了解决几个孩子温饱,当地政府给孩子办了低保,如今他们家有4个名额享受每人每月350元的低保补助。

除了抚养孩子长大,周天华也在尽能力偿还当初亲戚借给弟弟看病的钱。“我人老心不老,有一点还一点,尽自己能力,实在干不动了,剩下的也只能靠几个孩子出来工作后再还了。”周天华说。如今,他除了欠亲戚的钱之外,还欠银行大约4万元。

周天华通过养猪养鸡增加收入,这些收入除了一部分偿还债务,一部分用于改善住宅。所以,除了家人,周天华最宝贝的是养的猪。两年前,他即将出圈的猪被偷了一头,为此周天华气得差点落泪,在又臭又破的猪圈旁边,搭个自己睡觉的简陋棚子,守夜看猪。

“孩子大了,要有自己的房间,多亏了好心人,他们帮我装修了房子。”周天华家原来是瓦房,在爱心人士帮助下盖起了两层楼房,修建了外墙。虽然屋里依旧简陋,但200平方米的楼房,外表看起来很不错。

对于自己被“孩子”改变的命运,周天华从未想过“如果”。如果没有接收弟弟5个孩子,他会怎样?周天华说,“我从来没去想,也没时间去想。”

只是,被“改变”的,不仅是他,也许还有他的孩子。今年39岁的大儿子周景生至今未娶,而34岁的小儿子周景亮也还单身着。“小儿子带过三个女朋友回家,结果女孩到了家里一看,都被吓跑了。”

周天华有点无奈,但小儿子态度坚决,未来的妻子必须接受这个家。对此,父子俩的态度倒是很一致,周天华说:“将来我的儿媳一定要有善心,能够接纳这几个孩子。”

他们眼中的父亲

大儿子周景生:父亲从不在我们面前叫苦

我父亲很普通,但我很尊重他。我们家9个孩子,他都尽心尽力抚养,谁能读书就让谁读,谁有能力上大学就供谁上大学,从来不在我们面前叫苦。我是家里最大的,因为不能出去打工赚钱,所以留在家里努力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让他们好好读书。

小儿子周景亮:父亲让我们学会乐观向上

我总感觉父亲很辛苦,他在9个孩子身上花了很多心血,家里没什么钱,但他总积极想办法解决,尽可能让大家接受好的教育,真的很不容易。父亲的行为让我敬佩,而且父亲的心态很乐观,遇到问题总往好的方向去想,在他的影响下,我们几个子女也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作为家里的一分子,我也在努力赚钱,每月一发工资就往家里寄,只想减轻父亲的负担,不让他那么辛苦。

大侄女周景云:没有伯父就没有我的今天

伯父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他从不怕困难,那时候父亲生病去世,我感觉天都要塌了,而我年纪也还小,很多事情无能为力。按当时家里的经济情况,我是没办法继续读书的,但伯父坚持让我读。高中时我学的是艺术,后来考上大学,学费每年都要一万多,面对高昂的学费,再考虑到下面有弟妹读书,就提出不读的想法,但是伯父坚持让我读下去,他说“大学考上了,就算砸锅卖铁,也要让你读,要不然就把果园卖掉”。当时听他这么说,我真的很感动。上大学后,我能做的就是用好的成绩回报伯父的恩情,同时自己努力半工半读,顺利大学毕业。

从小伯父就很关爱我们,父亲外出工作时,平时中午我们放学回到家,母亲都没做饭菜,伯父就叫我们几个到他家里吃。后来父亲去世,他担起了照顾我们几姐弟的担子,真的很不容易,从伯父伯娘身上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父爱和母爱。

伯父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不是伯父的坚持,我不可能有机会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在北京有一份相对较好的工作。

这些年伯父的坚强给了我很多动力,现在他老了,身体也不太好,我挺担心他的。作为家里的姐姐,我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每月一发工资就往家里寄,用自己的行动来减轻家里的负担,用行动来回报伯父的恩情。

二侄女周景芬:长大后才明白伯父的苦心

伯父是一个很好的人,父亲去世后,他把我们几个姐弟抚养长大,很不容易。父亲去世时,我正好处于叛逆期,父亲的去世让我变得颓废,不爱学习,经常做一些不太成熟的举动让伯父生气,但伯父依然包容我,爱护我。每次上学他都坚持不让我们坐公交车,而是包车送我们去,平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他也不舍得吃,总是留下来等我们回来吃。

还记得当时我初中毕业后,不想读书了,但他总是苦口婆心地劝我,让我去读技校,为了让伯父死心,他送我去报名时我故意不带毕业证,最后顺了我的心意没能成功报名,伯父是一脸的遗憾。现在想起自己在叛逆期做的一些伤害大伯的行为,真的很后悔。自己长大后才明白伯父当年坚持让我读书的苦心。他一直用他的方式来保护我们。

前段时间我身体不太好,伯娘还拿了2000元给我,让我好好调养身体,等我调养身体后,我也想去学一门技术,掌握一项技能,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赚更多的钱给伯父伯母养老。其实这些年来我早就把伯父伯母当成自己的父母,以后我也会像孝敬父母一般去孝敬他们,让他们能享受好一点的晚年。

声音

我们是在2016年到星光村开展贫困儿童青少年帮扶时接触到了周伯一家,通过接触发现他不像我们以前接触的帮扶对象那般喊苦叫穷,相反,他落落大方地说起家里的事情,心态非常乐观。周伯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让我们感到意外,他在我们面前多次提到"孩子一定要读书,再穷都要供孩子读书走出来",这和很多农村家庭的老人观念很不一样。我们通过景万的个案帮扶发现,这个孩子虽然聋哑,但他表现出来的是谦虚和向上,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周伯平时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对孩子德育的重视。虽然生活这么多磨难,但周伯很有韧劲,虽然快70岁了,但他依然是个积极向上的老人,虽然现在这个家庭有困难,但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在周伯的教育下,我相信随着孩子的长大和毕业,这个家庭一定会走出困境。”

——— 惠州市曙光公益协会会长欧海燕

有人问我,如果不收养弟弟5个孩子,生活是不是会很好过。我从来没有想过,也没有时间去想。这是命运!作为父亲,他们都是我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我要好好抚养他们,要努力培养他们。”

——— 周天华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 李向英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 摄

新闻推荐

夏至荷花别样红!

赏荷胜地丰渚园。丰渚园里拍摄婚纱照的新人。丰渚园迎来众多赏荷的市民。与荷花合个影。丰渚园的荷花有20多个品种。“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