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维保如何避免劣币驱良币? 全市电梯运行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但还存在低价竞争等问题

惠州日报 2018-06-13 09:34

家住惠城区小金口某住宅小区的石女士最近非常闹心。小区的电梯隔三岔五闹“罢工”,她所住的单元也未能幸免,严重影响了她和家人的出行。

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梯维护与保养也成为市民日常关注的话题。

那么,惠州市电梯维保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惠州市出台了哪些政策、措施?市民该如何正确使用电梯?如果被困在电梯里该怎么办?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案例

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017年6月3日凌晨,惠城区水口某酒店电梯里发生了一起事故,一女子被夹在电梯里面出不来,腰部卡在4楼的电梯门上,电梯门呈弯折形态,地面血迹斑斑,被困女子情绪激动,情况十分危急。消防官兵在观察完事发现场后,立即联系专业电工到电梯操作间稳定电梯,一边对电梯门进行零件摘除,试图缓解电梯门对被困女子产生的挤压痛感,一边用切割机对电梯门进行破拆,行动开展将近15分钟,成功将被困女子救出,并送往医院抢救。

但并非所有人都那么幸运。

今年4月9日晚8时,汕头市公安机关接报,濠江区一工地4名工人当晚在工地乘坐电梯时,因电梯发生故障,4人从电梯上坠落,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近年来,电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多人伤亡,引发社会公众对电梯安全的广泛关注。

●现状

全市电梯维保公司162家,维保保有量百台以上仅74家

惠州市电梯维保行业的现状如何呢?

记者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截至2018年5月30日,惠州市登记注册的电梯共有41044台,其中在用电梯39247台,停用电梯1797台。其中,10年至15年梯龄的老旧电梯有5676台,15年以上梯龄的有1373台,老旧电梯明显增多。从电梯类型分布情况看,主要以乘客电梯、载货电梯为主,分别占75.79%、18.89%。今年1月至今新增2341台,较年初增长了6%。

目前,全市有安装业务的电梯公司246家,开展维保业务(已在市局备案登记及本地注册的)的162家,其中在本地注册电梯制造许可资质的厂家9家,电梯安装、维修资质许可证厂家87家。

全市维保保有量在100台以上的维保单位仅74家,这74家公司电梯保养保有量占比70%。

●问题

维保人员不足,低价恶性竞争不同程度存在

“目前来说,惠州市电梯运行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3年来,惠州市投入1000多万元对梯龄较长、人员密集区域以及重点领域的电梯进行了监督抽检,合格率达96%以上。同时,市民投诉率逐年下降。

“但不可否认的是,惠州市电梯维保行业仍然存在问题。”该负责人分析说,最突出的就是电梯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电梯维保人员不足。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梯的特征决定其终身离不开服务,目前规定日常维护保养一般需要15天一次。同时,电梯又是一个涉及公共安全的产品,它的后续服务市场非常巨大。惠州市乃至全国的电梯维保安装人才一直都存在很大的缺口,这个现象由来已久。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家电梯维保企业的负责人道出了实情。“一般维保人员一个月的工资在四五千元左右,但他们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本地人不愿干,外来人员觉得危险。工资待遇低、高强度、高危性决定了维保人员流动性高,加上一些企业不愿投入培训,这些因素造成当前维保质量良莠不齐。”此外,低价竞争的现象在惠州市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据了解,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使用正常的电梯每月至少要维保2次,人工费、耗材费等加起来,一台电梯每月正常的基础维保费用应该是300元到500元。而有些维保公司为了抢市场,出价不足300元甚至更低。而对于物业公司而言,从利益角度出发,自然也希望降低成本。所以,价格低的维保公司更具有竞争力。

“有的电梯维保单位低价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造成电梯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解题

劝退不合格电梯维保企业20多家

据介绍,为遏制维保乱象,惠州市通过3年时间的专项整治,劝退、提升和规范了一批电梯维保企业,共劝退不合格电梯维保企业20多家。

“目前,我局要求从事维保工作的所有单位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相应作业人员、仪器设备,并书面告知其所在地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根据《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17年电梯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推行信息公示机制,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规定,对惠州市的电梯维保单位的质量信息每季度进行公示。公示的字段包括 “检验合格率”“是否取得ISO9000认证证书或正在推行ISO9000”“查处记录”。电梯维保单位的质量信息公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电梯维保单位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可为使用单位选择维保单位提供参考。对维保质量抽查未达到查处条件的电梯维保单位采取约谈措施。对维保质量抽查发现问题的进行立案查处。

该负责人透露,该局将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建立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精神,实现在困人时快速救援。目前该局正在探索坚持以使用管理责任单位为主体、专业维保单位为主力、公安消防等部门为补充的方式,按照“政府统一领导、平台协调指挥、企业全面负责、社会协同应对”的原则,发挥保险机构的社会救助作用,以特种设备协会为主导,建立电梯困人救援指挥中心。实现电梯困人后的快速救援。

“行业指导价的相关调研正在进行中,不仅是考虑维保行业指导价,而且也在试着制定有关的合同文本。”该负责人说,因为各个电梯品牌、型号、使用频率等均有不同,所以制定出一个唯一的指导价是不严谨的。如何根据不同的电梯情况来制定一整套完整的方案,并最终和市场相吻合是个难点,相关部门也正在对此进行研究。“由市场恶性竞争控制的局面必须要被打破。”该负责人表示。

●声音

建议尽快出台行业标准抵制低价竞争行为

惠州市特种设备协会会长赖立呼吁抵制恶性竞争,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定,促进行业自律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行业整体水平。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负责人表示,亟需出台行业标准和维保价格指引,抵制低价恶性竞争行为,促进惠州市电梯维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市惠发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杨先生认为,当前惠州市维保行业面临人员流失严重、招工难问题,归根结底是收入低、工作强度大造成的。他希望,提升社会对电梯服务人员的尊重,提高维保服务价格。

知多点

如何正确搭乘电梯?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下情况下不能搭乘电梯,如电梯正在进行维修、电梯里没有张贴电梯使用标志或标志下次检验日期超过有效期;听到电梯超载警报且电梯不能启动时,乘客应主动退出,否则易发生意外事故,严重超载可能会发生“溜梯”。

此外,在进入电梯轿厢前,应观察电梯轿厢地板与楼层是否水平,如果存在明显的高度差,就说明电梯出了故障,这时候不要搭乘电梯,也不要将手、脚伸入轿门与井道间隙处,以免突然启动造成剪切事故,应马上报修。

看到电梯门要关闭了,有些市民会匆匆跑过去用物品强行阻止电梯自动关门,有的市民甚至伸手或脚进电梯里面阻止电梯关门,这样的做法也相当危险。该负责人说,万一电梯失控停不下来,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总之,市民进出电梯时,切勿在轿厢出入口处逗留,也不要背靠安全触板,如果遇到开门运行故障,则会发生剪切夹伤或人身伤亡事故;而在乘坐电梯时注意不要在电梯内嬉戏玩耍、打闹、跳跃和乱摁按钮,否则容易导致电梯安全装置误启,发生意外。

被困在电梯里怎么办?该负责人提醒市民,遇到电梯不断往下掉的时候,人不宜直立,更不能蹲着,应该身体紧贴在轿厢墙壁,双腿微曲,做好电梯着地时的缓冲作用,减少受伤程度。

另外,遇到任何电梯故障,不要恐慌,更不能在电梯里面乱按按钮,应该及时按应急按铃或拨打电梯应急救援标识牌上的电话“96333”呼救。只要告知“96333”标识牌上的电梯设备编号,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就能迅速搜索到该台电梯位置,并在第一时间安排救援单位进行救援。

本报记者张 斐 通讯员邓一明

新闻推荐

农技专家田间授技

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种植技术指导。本报讯受台风“艾云尼”影响,惠城区日前出现了强降雨过程,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