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立周研判、月调度、季汇报、专家问诊等工作机制

南方日报 2018-06-05 07:38

惠州分季度开展“春雷”“清夏”“秋风”“凛冬”四大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南方日报记者王昌辉摄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惠州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化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惠州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广东省委省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立即组织开展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实行统一指挥、完善方案体系、建立信息调度机制、强化督查问责、严格环境监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南方日报记者卢慧通讯员惠环宣

高规格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惠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惠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长任第一副总指挥,纪检、组织、宣传等有关市领导任副总指挥,设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指挥部,由市领导担任指挥长。抽调专职工作人员集中办公,统一指挥调度,整合全市治污力量,统筹推动治污工作开展。

在治水方面,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检查国考断面水质,分别主持召开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整改工作推进会、研讨会、约谈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其他市领导特别是担任河长的市领导加大巡河频次,组织下级河长定期巡河;市县级河长代表签订了河长制责任书,将水质改善目标纳入责任书内容。市政府分管领导还多次现场督导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市政府还与各县(区)政府及土壤重点监管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在惠州实行统一指挥的前提下,强化督查问责。强化督查督办,对重点工作,市政府实行每月一督查,分管市领导今年已6次督导沙河整治。市政府主要领导已2次集体约谈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

在攻坚战中,惠州建立周研判、月调度、季汇报、专家问诊等攻坚战作战机制。由分管市领导每周研判环境质量形势、重点工作。市领导每月调度各县区、相关部门污染防治攻坚战情况。每季向市委书记、市长作专题汇报。聘请了专家担任沙河治水技术顾问,正在成立市级专家团队,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加强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技术支撑。建立环境质量形势预警制度,每周对环境质量下降、重点工作完成不到位的区域发出预警,及时将上级预警情况报告市委、市政府,转发县区并提出工作要求。

今年力争引导450家工业企业实施技改

日前,惠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再放大招,备受关注的《惠州市2018年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提出,惠州将通过推动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优化调整,强化工业、移动、面源三大污染源管理,实施管理防控、污染减排、能力建设三大工程,有效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根据《方案》,2018年,全市空气质量持续达标,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不低于95%,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分别在完成省下达的50、29、2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基础上,其中PM10和PM2.5力争优于49微克/立方米和28微克/立方米。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面稳定达标。

《方案》还明确,各县(区)将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城市交界处、工业集聚区、村级工业园“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2019年年底前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专项整治,并及时复查巩固整治成果。同时,加快工业绿色循环发展,2018年力争引导450家工业企业实施技改。强化节能监察监测常态化执法,重点对乙烯、造纸、水泥行业开展专项监察,全年完成300家以上用能单位节能监察任务。

事实上,该《方案》只是惠州完善生态环境建设方案体系的其中一个动作。除此方案外,惠州还编制实施了《惠州市2018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正在编制惠州市2018年土壤污染防御战行动方案,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1+6+20”、水污染防治“1+6+20”和土壤污染防治“1+22”“一事一策”方案清单,各相关方案正在编制中。

分季度开展四大专项执法行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严格的环境监管分不开。惠州计划分季度开展“春雷”“清夏”“秋风”“凛冬”四大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持环境严管高压态势。目前,“春雷”行动初战告捷,“清夏”行动正在开展,查处环境问题818个;启动“散乱污”企业清理工作,清理博罗沙河流域“散乱污”企业927家;加强了建筑施工场地监管和重点区域整治,大力降低区域扬尘产生量。通过落实严格的环保监管,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顺利推进。

“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尤其是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惠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污水厂及管网建设如期推进,建成博罗园洲三期污水处理厂,完成了石湾大牛垒、石湾西基污水厂主体工程,惠东考洲洋二期主体工程完成过半,43个提标升级污水厂有11个已动工,建成截污管网约100公里,东江、西枝江沿岸155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已建成92个;清理水浮莲约450万平方米;已完成沙河全流域禁养区划定,全市清理存栏生猪1.3万头;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正在编制整治方案。通过几个月努力,有效减少入河污染物,除淡水河紫溪断面外,沙河等国控断面水质呈止跌向好迹象。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稳定优良,四五月份同比略有改善,继续排名全国74个重点监测城市前十和珠三角前列。

该负责人表示,惠州污染防治攻坚战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全市将强化统一指挥,严格督查追责,全力以赴打好打赢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