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10年“三三”长成“小胖墩” 惠州民间救援队当年参与接生的婴儿长大了
蒲震生出来镇上迎接阳光公益志愿者一行,见到当年给他接生的聂晓萍医生,迎上去便是一个热情拥抱。
阳光公益志愿者一行看望蒲震生并合影留念(前排坐的人右起蒲震生的外婆、外公、妈妈、蒲震生、爸爸、奶奶、爷爷)。
2008年5月21日,《东江时报》刊发《7.8斤男婴震灾中平安降临》一文。 东时版面截图
聂晓萍(左)、张耀明(后)、蒲震生、胡群(右)相隔十年合影。
惠州爱心企业现场给受灾老人送上慰问金,助其早日重建家园。
惠州志愿者代表给曾救治过的任先俊(中)等10户困难羌族百姓送去慰问金。
东江时报讯 “干妈好!”5月13日中午,当惠州“阳光公益 爱心闪爆”汶川地震十周年公益行活动的车队开进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乡圩镇时,早已在路边等候多时的小男孩蒲震生高兴地迎了上来,并与刚下车的阳光公益志愿者聂晓萍医生拥抱在了一起,聂医生是当年为他接生的志愿者之一,后来一直跟他家有联系,并认了他做干儿子。
回访东时10年前报道“主人公”
2008年5月21日,《东江时报》连线报道惠州志愿者在震区参与救援时,曾刊发《7.8斤男婴震灾中平安降临》一文:文中提到惠州民间救援队凌晨为北川县都坝乡一产妇接生的男婴,就是如今已10岁的蒲震生。
“这次回访一定要去 "三三"(蒲震生小名)家,他爸妈已经打电话来邀请好多次了。”“阳光公益 爱心闪爆”汶川地震十周年公益行活动领队张耀明安排行程时跟东时记者说,过几天就是“三三”10周岁生日,他的母亲听说了这次回访活动后,多次来电邀请大家去她家做客。
这次回访蒲震生,当年与惠州志愿者一起在灾区参与救援的绵阳当地阳光公益志愿者聂晓萍和云南昆明的志愿者“糊涂医生”胡群也闻讯赶到了北川与队伍会合一同前往。这两位曾经为蒲震生接生的志愿者,后来分别认了蒲震生为干儿子。
“10年时间匆匆,当年的小婴儿已经长成小胖墩了。”见小震生身体壮实,张耀明很是欣慰。
从都坝乡圩镇到蒲震生家所在的皇帝庙村,有10多公里的山路,蒲震生坐上了惠州志愿者的车带路,他的父母骑摩托车随后赶来。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他们的居住地一般都是在深山深处。在路途上,张耀明迫不及待地询问蒲震生的近况,了解到,马上10周岁的小震生现在在附近乡镇上小学四年级,平时住校,周末才回家。
丰盛家宴款待惠州志愿者
“知道自己为什么叫震生不?”东时记者问小震生,他一点都不认生地说:“知道,我是在地震后出生的。”小震生还告诉记者,听妈妈时常讲起,当年是志愿者救了他和妈妈,志愿者是他们的大恩人。
“震生是胡医生帮忙取的名,小名"三三"是我取的。”聂医生告诉东时记者,震生生出来后,他外公外婆请他们帮忙取个名字,因为是在余震中出生的,又是汶川大地震后,所以胡医生就帮他取名为“震生”,“小名叫"三三"因为当时是我们3个志愿者接的生,凌晨3时零3分出生,当时的"产房"里有头灯、手电筒和煤油灯3盏灯。”
张耀明说,听说志愿者们要回来参加10周年活动后,震生的妈妈打电话给聂医生极力邀请,一定要志愿者们到她家吃顿饭,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
到了小震生家,东时记者看到,小震生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早已在厨房忙开了,拿出了家里的羌家腊肉等土特产,准备着一顿丰盛的午餐。随后回到的震生爸爸的摩托车后面,是刚在镇上买回来的饮料。
在震生家的主厅墙壁上,贴满了小震生的各种奖状,不仅有“好儿童”“优秀学生干部”,还有不少是参加校运会的名次,看得出小震生是一个爱好运动、乐观向上的小男孩。
忆接生故事没有接过生 硬着头皮上
“当时真的很惊险,要不是志愿者,可能两个都保不住了。”小震生的外婆说,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北川读书的小儿子一直联系不上,女儿担心弟弟的安危,挺着大肚子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回了娘家,了解弟弟的消息。没想到,可能地震影响加上担心弟弟动了胎气,还在娘家时就肚子痛,地震后路不好走,根本无法送到乡里的医院生产,无奈之下,只好派了村民骑着摩托车出去圩镇求助。
张耀明说,因为道路被地震中断,他们是5月19日徒步了4个多小时才在当晚7时许得以进入目的地都坝乡,当晚9时许才安顿下来在都坝小学搭简易帐篷驻扎。当晚11时许,有村民下山向救援队求助。于是,救援队马上派出2名医生和1名护士组成医疗小组赶过去接生。“都坝卫生院在地震中也受损严重,找不到接生的医生。”张耀明说,当时他问救援队的志愿者“谁接过生?”,只有胡群一个人举手。
“当时除了我和聂医生,还有另一名绵阳当地的志愿者 "小熊猫"是刚毕业的护士。”胡群告诉东时记者,其实他是一名肝胆外科医生,只是在实习的时候做过3次接生手术的助手,并没有真正接生过,但是看到没有人站出来,所以才硬着头皮上,“情况紧急,只有凭着以前的经历去救人。”胡群说,当时救援队带药品进来并没有准备接生用的药品,他带着一把剪刀和一把血管钳后3人就坐上了村民的摩托车赶到村里。
到了现场后,胡群检查发现产妇的胎位有些不正,很可能会难产,于是一边叫家属煮开水消毒剪刀和血管钳做好准备,一边指导聂医生利用手推等纠正胎位并探宫口开指情况。当时还剪开了一个小口才把小震生接生出来,“第二天早上才出去卫生院找了一些消炎药和张队 (张耀明)再回去处理。”
“一切都是缘分。”胡群说,本来当年已经定好了5月20日结婚,地震发生后瞒着未婚妻从云南来到了四川参加志愿救援,到了四川才告诉她,准岳父很是生气,“亲戚朋友都通知了,酒店也定好了,结果新郎我跑了。不过,没想到我因此救了一对母子。”
镜头
陈家坝探访悬崖村
12日下午,在北川老县城祭奠遇难者同胞后,“阳光公益 爱心闪爆”汶川地震十周年公益行活动的16名惠州志愿者前往了该县陈家坝镇。陈家坝镇是当年惠州志愿者所在的“5·12联合医疗救援队”的主要救援服务乡镇。
在该镇副镇长肖琳的带领下,惠州志愿者一行探访当地的百年羌寨平沟村灾后重建的巨变。平沟村原来是一个悬崖村,“5·12”大地震,“9·24”特大泥石流,两场灾难重创平沟村。道路完全瘫痪,藏身于莽莽群山深处的平沟村被割为孤岛。“村民出行和小孩上下学都要靠"天梯"出行。”肖琳说,2015年春节前,村里终于通上了水泥路。路通了后,村民靠种植芍药、魔芋,养殖野山蜜蜂等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虽说是水泥路,但是路基是从悬崖边“放炮”炸出来的,不仅山路十八弯、狭窄,很多路段可能随时都会有碎石滚下来。“大家注意靠山行驶,车窗关上防止落石。”作为头车的利立然是惠州狼帮救援队的队员,即使野外穿越经验非常丰富,但还是开得异常小心并不时用对讲机提醒着后车注意安全。
在平沟村半山腰,惠州志愿者一行路过当地的一户贫困户朱文金一家时,热情好客的他招呼大家进去喝茶歇脚。今年55岁的朱文金说,村里引进了项目投资养殖冷水鱼,已经开始动工,养殖场建好后他将在那里上班,将会有比较固定的收入。
突发
北川一羌族老人房屋突遭火灾
惠州志愿者一行现场募捐助重建
东江时报讯 “真是太感谢惠州的好心人了,不仅地震后来这里参加救援,今天又给我家送来了重建款。”13日上午,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平沟村村民朱文金握着此次回访灾区的惠州志愿者的手连声表示感谢。原来,13日凌晨,朱文金一家突遭灭顶之灾———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房屋烧得精光,所有家当被毁。正在该镇探访的惠州志愿者听闻这一消息后,马上组织了捐款近3万元助其一家重建住房。
“昨天下午我们歇脚的那户农户家里半夜着火了,我现在还在现场。”13日一早,惠州的志愿者从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镇副镇长肖琳口中得知,当天凌晨1时30分许,朱文金老人家里突然起火,因为羌族住房多数为木结构,火势蔓延很快,朱文金夫妇俩听到着火后的吧啦声发现起火后,只救出了年迈的父母,所有值钱的家当都没能来得及转移,摩托车连3头土猪和100多只土鸡都葬身火海。
得知了这一消息后,这次震区之行的志愿者们认为必须为朱文金老人做点什么,一致提议为老人重建住房进行募捐。当天上午11时许,惠州志愿者一行再次跋山涉水前往了平沟村。东时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泥砖残墙,头一天还充满羌族农家风情的房屋化为了灰烬。闻讯赶来的村民送来了米油和菜,还有煮饭用的锅,甚至还有送来了钱。“5·12地震时房子结构都没有倒,倒的只是墙体。”肖琳非常惋惜地说,这场大火把朱文金老人的全部家当都烧毁了。
在火灾现场,惠州志愿者以及随队的东时记者一起进行了现场募捐。对本次回访活动提供经费支持的闪爆苏打酒公司的负责人当场拿出了2万元帮助朱文金老人尽快重建家园,为本次活动提供车辆支持的惠州狼帮救援队捐款3668元,现场及后方共捐款约近3万元。
当天下午,闪爆苏打酒公司还作为此次回访的志愿者代表为当年5·12地震后惠州志愿者在陈家坝镇救治过因地震受伤导致残疾的任先俊等10户困难羌族百姓送去了慰问金。“感谢惠州爱心人士的关心,我们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在5·12地震中,任先俊的丈夫和女儿都遇难,剩下她和儿子相依为命,因为当时被倒塌的房屋压中脊椎,她至今无法站起来行走。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特派北川首席记者廖桂旭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东江时报》特派北川记者杨建业 摄
聂晓萍、胡群、张耀明、蒲震生妈妈在当年接生的屋子里回忆当时接生的情形。
新闻推荐
惠州是碘缺乏区碘盐补碘最有效 “防治碘缺乏病日”专家提醒市民科学补碘
工作人员向市民宣传普及有关碘缺乏病防治和辨别真假碘盐等知识。《东江时报》记者周智聪摄东江时报讯记者周智聪通讯员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