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洛塘有个“回味葡萄园” 秦立洋过去当保安干苦力打临工 如今租35亩地种葡萄
秦立洋的葡萄园成为市民采摘的一个好去处。
秦立洋在水口洛塘村租了35亩地种葡萄。
人物档案36岁,初中文化,来自广西葡萄园之乡兴安。2007年来惠打工,现为“回味葡萄园”园主。
阳光洒在大地上,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洛塘村的回味葡萄园,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掩映在藤叶之间,果香沁人心脾。该葡萄园负责人秦立洋一边忙着修剪枝叶,一边指着又大又黑的葡萄高兴地说:“现在夏黑品种开始上市,陆续有市民前来采摘,吃过的都说好吃。”望着挂满葡萄的果园,秦立洋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干回老本行种植葡萄
今年36岁的秦立洋来自广西葡萄园之乡兴安,那里享有“南方吐鲁番”之美誉。因自小父辈们都有种植葡萄,在耳濡目染下,秦立洋对这方面的技术自然不会陌生。说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农村出身的他干回农业并不偶然。
2003年,初中毕业后,怀着年轻时候的梦想出外打工。2007年,他来到广东惠州,做过保安、干过苦力,打过临工。想要拥有一番事业的他觉得始终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可自己学识不高,想要拥有自己的事业,谈何容易,那时候的他,对未来是迷茫的。2011年初,秦立洋在老家呆了一段时间,一有空闲,他就到父亲种植的葡萄园走走,看着从小熟悉的葡萄园,他来了灵感,“葡萄不就是未来的事业吗?经济的发展让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他相信葡萄产业有前景,努力做必有一番作为。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可在哪里开办葡萄园更合适?秦立洋想到了惠州。“我从2007年来到惠州工作,惠州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而且惠州空气好、环境好、水质好,这给发展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011年,从老家返回惠州的秦立洋在水口洛塘村租了35亩地,开办了自己的葡萄园,取名“回味葡萄园”,“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客人吃了我种的葡萄后,还留下回味和留恋。”
用心种植追求良心产品
“我的家乡就是葡萄园之乡,所以葡萄种植技术和经验难不倒我。”在秦立洋的精心照料下,刚种下去的葡萄长势很好,到了第二年,果园里就收获了第一批葡萄。
在秦立洋看来,要想养果,就得先养树。为了让葡萄树长势更好,秦立洋全部采用有机肥,“这有机肥每吨1500元,每亩我施2吨有机肥,这种投资下去,果树长势很好。”秦立洋介绍,这果树好是基础条件,要想葡萄美味,大小均匀,还需下不少功夫,如开花拉蕊、控果、预防病害、园区施肥、园区管护、套袋种植等方面,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把关。“一颗葡萄从开花到成熟,一双手至少要摸上五次。”秦立洋告诉东时记者,为了让每一颗葡萄都能给顾客留下令人留恋的味道,他要求每棵葡萄树只保留四五串葡萄,其余的全部剪掉,可这样做必然让果树的产量减少,可他并不在意。“我只做良心产品,只为保障葡萄的质量和口感。”
在别人看似“傻瓜”的做法却让秦立洋赢得了顾客的信赖和好评,而到他这里采摘的市民无不是回头客,更有不少顾客是听朋友介绍慕名而来。“每年我都到这里采摘葡萄,最重要的原因是看中这里的葡萄绿色无公害、口感非常好。”市民刘先生说,每年他会采摘不少葡萄,除了自家食用外,还会送给亲友,还有自家酿制葡萄酒。
“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
当然,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农业领域,靠天吃饭更让种植多了一份“天灾”隐患。
前年,台风“妮妲”正面袭击惠州,让秦立洋的葡萄园支架倒塌,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5万余元。去年8月,惠州降雨量增多,同时台风天鸽、玛卡相继登陆,对秦立洋的果园造成更大的影响,经济损失共计30多万元。
连续两年的台风让果园损失不少,也给秦立洋带来了不少打击。“说不心痛是假的,好不容易赚来的一点钱,就给台风"卷跑了",那时候心情低落,也有想过不干的念头。”秦立洋说,原本妻儿跟在身边一起生活,但看到最近两年的损失后,妻子已经不想再继续,直接带着孩子回了老家。
倔强的秦立洋骨子里藏着不服输的性格,看着受灾后的葡萄园,他决定重新再来。“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毕竟我唯一熟悉的就是种植葡萄这个行业。”秦立洋重新振作了起来,每天早上5时起床,起早贪黑地呆在果园里,把全部心思放在了果园上面,把葡萄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照料,只为种植出更美味、更生态健康的水果。
葡萄园将增加体验项目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不断更换品种迎合客户的口味,秦立洋也增加了不少新品种,果园里种植了先锋、夏黑、阳光玫瑰、皇后香提等品种。另外,秦立洋对栽种技术不断改进,葡萄园可做到让果实分批次成熟,保持从每年5月底到春节前都有葡萄可以采摘。
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今年天气赏脸,葡萄园迎来了今年第一批次的丰收。由于葡萄园位于水口洛塘村,距离市区只需十几分钟车程,交通方便,最近一段时间来,果园里每天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
为了增加顾客的体验度,秦立洋还增加了黄瓜、西瓜、鸡蛋果、九月黄、布福娜等瓜果蔬菜采摘。同时还生产了葡萄的衍生产品如葡萄酒和白酒,同样深受顾客的欢迎。
“接下来,我们还将增加体验项目,比如烧烤、动手窑鸡、窑番薯,让过惯了喧嚣城市生活的游客来到我们果园,能够回归大自然,享受宁静,寻找到乡村纯真的那一份心情。”秦立洋说,他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将自己的果园打造成为惠州 “最美葡萄园”,为惠州市民奉上最美味健康的生态水果。
温馨提醒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想采摘葡萄,可联系秦先生:13902663547。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骆国红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朱金赞 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9~21日,惠城区政协七届六次会议召开。区政协主席刘光明向大会作政协惠城区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