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红色印记”焕发新时代风采 高潭马克思街列宁街旧貌换新颜成为惠州市弘扬和保护红色文化的生动实践

惠州日报 2018-05-03 15:36

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在“东江红都”高潭镇,有原名为新街和老街的列宁街和马克思街。1927年11月11日,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新街、老街分别被命名为“列宁街”“马克思街”。在革命年代,革命者们在这里秘密开会,印发革命传单,将革命火种迅速传播到各地。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马克思街、列宁街也早已旧貌换新颜,成为惠州市惠东高潭革命老区弘扬和保护红色文化的生动实践。

马克思街列宁街是高潭独特的“红色印记”

位于高潭圩镇内的马克思街、列宁街旧址,呈现“日”字型布局,在清代中叶已形成集市规模。街道长约110米,宽约15米。

1927年10月底,中共东江特委组织东江第三次武装起义。11月初,中共东江特委在百庆楼召开党政军联席扩大会议,传达“八七会议”、中共中央南方局和中共广东省委联席会议的指示精神,根据东江地区的革命形势,决定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召开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十周年大会。11月7日,高潭区在圩镇下圩埔举行近万人大会,隆重纪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十周年。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高潭山区广泛传播。

当年11月9至10日,高潭区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高潭区苏维埃政府委员,并通过了《关于高潭圩老街和新街分别命名为马克思街和列宁街的决定》。

据了解,马克思街和列宁街,是中国革命史上最早以共产国际领袖名字命名的街道之一。这是高潭区苏维埃政府的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独一无二的“红色印记”。

尊重历史原貌改造马克思街和列宁街

“去年,我们按照统一规划,以革命之路为主要设计理念,投入2000万元对马克思街和列宁街进行了整体改造。”惠东县高潭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文区说。改造设计充分尊重各阶段的历史样貌,以红色为主要基调,对每栋民房作具体分析,街道地面采用青石板铺设,按照高潭革命历史时间排序,提取当年重大事件元素,让走在路上的每位游客都能体验到高潭的红色革命历程。

经过改造后,马克思街、列宁街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商户也由原来的10多家增至40多家。接下来,高潭将加强对马克思街、列宁街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来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将马克思街和列宁街打造成步行街。”刘文区说,同时,高潭还将提高地方接待能力,目前,全镇共有4家民宿,接下来还要引进一些高端民宿。此外,还将引进专业的团队全力推进高潭镇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

本报记者龚 妍 通讯员黄少卿

新闻推荐

惠州文明网获评特别贡献奖 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名单出炉

本报讯(记者傅晨雨)日前,社区志愿服务全国联络总站印发了《关于表彰2018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决定》,公布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