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堤上满树花 □王启鹏
暮春时节,岭南大地一片苍绿,已是姹紫嫣红的花的世界了。而惠州西湖陈公堤的春色却有点特别,虽然也进入了花季,两旁的树木开满了鲜花,可不是姹紫嫣红,而是一团团一簇簇的球状的白花,特别耀眼。
我载着小孙女从学校放学回来,她立即被这奇特的花色吸引住了,好奇地问我:“爷爷,这是什么树呀?开的花很白,很特别。”此时我给她难住了,虽然自己每天都要从陈公堤上走过,早晚都看见这些花,可从来没有考究过树木的名称。我只是依稀地记得,不是叫鱼木就是叫榆木。正当我犹豫的时候,救星来了,生物学教授郑老师走过来了。
郑老师告诉我们,这种开着球状白花的树木叫鱼木。鱼木属于山柑科落叶小乔木,高达五到十五米。鱼木是种子繁殖的植物,易栽易长。树形美观,花姿美丽,盛开时节犹如群蝶纷飞,适合观赏。鱼木的花刚开时是白色的,几天后就会慢慢地变成黄色。鱼木在春末开花,紫红色的花丝细细长长的,非常秀丽。我好奇地问:这种树为什么叫做鱼木呢?他说这种树的木质很轻很耐用,是古代制作钓鱼浮标的最好材料;有些资料还说,因其木质轻而韧,古人就把它雕刻成小鱼状物,用来钓乌贼之用,所以就称它为鱼木了。
听了郑老师的介绍,我很高兴,但又埋怨自己知识太浅薄,想不到在一棵小小的树上还隐藏着如此多学问。于是我就抬起头来认真看看两旁鱼木树上绿油油的叶子和雪白的花朵,只见满树都是一球球的白花,煞是好看。再低头审视一下陈公堤两旁,只见堤边两旁悬挂的花盆上各种植了一排簕杜鹃,大部分正开着鲜红色的花朵,恰到好处地点缀了绿色的堤坝。两旁的树木中鱼木约占了半数,还有一些台湾相思、杨柳等。这些树木的年纪都不轻了,乌黑的凹凸不平的树皮有些也被蚂蚁蛀空了。可这些树木都长得很茂盛,叶色苍翠。而台湾相思还盛开着豆般大的米黄色小花,给人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可从整道堤的色彩来看,还是白色占了主导地位。再仰望上空,只见两旁树木的枝叶相交,整条堤仿佛就是一条绿色的隧道。在这隧道的顶部,西湖管理处的技术人员又别出心裁地挂上一些红灯笼,让景区产生了“万绿丛中数点红”的视觉效果。走在陈公堤上,有如置身于林荫花海之中,多么惬意呀。
陈公堤,顾名思义,就是北宋时期的惠州太守陈稱修建的。宋治平三年,丰湖湖水干涸,为了解决百姓的生活和生产问题,他带领百姓筑堤捍水,叠石为桥。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困难,还美化了西湖,于是人们就把这道堤称为“陈公堤”。以后,经过惠州知府刘溎年等名仕贤人的不断扩宽修筑,终于成了现在这个曲折如一条绿色飘带的模样。
在陈公堤的北面有一道著名的苏堤。九百多年来,这两道堤静静地躺在丰湖中,成为西湖中的重要景点,成为游人到西湖景区游览的必经之路,当然也就成为每个游客的谈资。由于苏东坡是中国人老幼皆知的著名人物,谈论他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而陈稱虽然是惠州著名的知府,也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人物,但由于他的名气远没有苏东坡大,所以纪念他的人就少了许多。对于这一点,老天爷似乎觉得也不公平,于是乎特地在每年的春末让陈公堤有这白色花海的热闹景象,让他有别于其他的古代贤人。这,也许是老天爷对陈太守的眷顾,让后人不要忘记了他。
新闻推荐
为继续帮助惠州市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惠州市政府和广东省商务厅定于2018年7月20日至22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办“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