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全国推广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人钱挂钩、钱随人走”

惠州日报 2018-05-11 15:16

惠州经验

深化“人钱挂钩、钱随人走”。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专项统筹资金,市财政出资不少于1亿元,各辖区按上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3%参缴,对因落户数量大而承担较多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辖区,安排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

本报讯 (记者游璇钰)惠州市再次被国家发改委点名表扬,又有一项创新经验向全国推广。记者昨日从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获悉,2017年底,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两个省和62个市镇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其中一些典型经验已通过政策性文件在全国范围推开。为在更广范围释放改革红利,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第一批试点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将主要经验印发各地区借鉴。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专项统筹资金

记者了解到,惠州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获表扬。根据《通知》,在深化“人钱挂钩、钱随人走”方面,广东省惠州市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专项统筹资金,市财政出资不少于1亿元,各辖区按上年度一般预算收入的3%参缴,对因落户数量大而承担较多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辖区,安排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

《通知》称,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任务基本完成,后续可围绕城乡融合发展等关键制度继续探索创新。第二批、第三批试点要继续围绕“人往哪里去、地从何处来、钱从哪里出”的大逻辑,对标先进、学习典型,将适用于本地区的好经验迅速应用,并对表试点任务清单,敢拼敢闯、先行先试、趟出新路子,确保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

据了解,惠州市于2014年底被列入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为当时广东4个入选地区之一。作为一项含金量高、涉及面广的“国字号”试点项目,惠州市按照要求全面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通道,建立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推出了不少创新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积极推进“人的城镇化”,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在全省率先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让城乡、区域、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缩小,使农业转移人口更轻松融入城镇,享受同等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

新闻推荐

惠州市实验中学:素质教育特色明 高考加工能力强

图书馆。校园风光。追梦亭。多才多艺的阳光学子。毕业照。充满活力的阳光学子。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学校提供阳光逐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