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增量消化存量治“两违” 惠州城管部门重拳出击拆除违法建设

惠州日报 2018-05-15 15:10

本报讯 (记者谭 琳)根据国家、省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整治“两违”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零增长、减存量”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惠州市共拆除了惠东县亚婆角地区、博罗县小金村、惠城区小金口片区等集中抢建的违法建设,建筑面积逾3万平方米。接下来,将从源头上解决全市“两违”问题,构建新常态下的管理方式,组建违法建设巡查网络,切断违法建设建筑材料供应,形成科学有效的防范和处置机制。

建立即查即拆快速查处响应机制

惠州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加大力度拆除“两违”。连日来,水口、小金口等地依法拆除了一批违法建筑。

4月底,水口拆除行动对5宗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进行集中强制拆除,其中永久性建筑4宗,面积4800平方米;临时性建筑1宗,面积800平方米,硬底化1000平方米。5月8日,水口再次对“两违”出击,共拆除11栋“两违”建筑。5月10日,小金口执法队也联合多部门拆除小产权房,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000多平方米。

据统计,今年截至4月底,惠州市共组织拆除违法建设1604宗约82.29万平方米,含永久违法建设816宗约32.05万平方米,临时违法建设788宗约50.24万平方米。

“虽然强制拆除阻力大,但 "两违"建筑安全隐患大,且侵占了公共资源,必须重拳打击。”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惠州将强化县 (区)、镇(街道)、村(居)三级巡管机制,建立镇(街道)政府和城管、规划建设、国土、工商、房管等部门组成的违法建设巡查网络,实现联防共治。牵头组织镇(街道)政府、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加强执法联动,探索建立健全新增违法建设即查即拆快速查处响应机制。同时,斩断违法建设行为实施的配套链条,通过采取扣押为违法建设施工提供建筑材料的混凝土搅拌车、泵车,联合供水、供电部门拆除违法建设供电电表等措施,切断违法建设建筑材料供应,遏制违法施工行为。

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管“两违”

在推进“减存量”工作上,综合考虑存量违法建设的性质、年限、用途、位置等因素,积极妥善处置存量违法建设。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配合市整治“两违”办,协调各相关部门,尽快推进研究出台查处违法用地指导意见,加快编制完善城乡规划、研究缩短村民建房审批流程等工作。积极推进分类处理与城市更新相结合,争取将违法建设治理与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和“三旧”改造相结合,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和集中连片的违法建设的治理力度。

随着“两违”整治的深入,也不断出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违建成本低;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完善,对违法建设行为惩治力度有限等。

接下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探讨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管,用制度和机制来遏制新的违法建设、违法建筑的发生。通过运用地方立法权,加快推进惠州市查处违法建设规定地方立法,完善查处违法建设机制,落实查违工作责任。同时,加强 “两法衔接”,强化执法保障,加快处理、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开展违法建设方面强揽工程、煽动群体性上访、强收保护费等涉黑涉恶线索摸排,发现线索及时移交。联合工商、银行监管等部门,探索建立违法建设行为人失信惩戒制度,对屡禁不止、反复违法的违法建设当事人,纳入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新闻推荐

倡导吃动平衡保持健康体重 两医院举行“全民营养周”义诊活动

主任中药师陈文滨为市民讲解药膳知识。本报记者张斐通讯员王运广摄5月13日~19日是全国第四个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为“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