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引领精准诊疗 探索未病先防 专访中信惠州医院PET-CT中心主任、医学博士谭业颖

惠州日报 2018-05-25 14:45

PET—CT。

咨询厅。

谭业颖

谈话室。

患者休息室。

近日,记者从中信惠州医院获悉,该院斥巨资引进被誉为“影像医学之冠”的PET-CT,并高标准打造PET-CT中心,成为惠州、河源以及汕尾三地首个开展PET-CT检查的医院。“一个项目,检查全身,排查最早期的细小癌症”“检查能够准确提供疾病的全息图,堪称 "生命雷达"”,PET-CT以其强大的功能为众人称道,甚至成为很多高端体检和肿瘤早期筛查的金字招牌。那么,PET-CT缘何如此神奇?PET-CT作为高端体检项目高在何处?PET—CT如何能够早期发现肿瘤病变?将对惠州医疗水平的提升带来何种改变?带着种种疑问,记者专访了中信惠州医院PET-CT中心主任、医学博士谭业颖,请他为市民带来专业解读。

PET-CT灵敏精准捕捉肿瘤病变

初见谭业颖,他正在结合PET-CT的检查结果给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这是一位癌症患者,CT的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并没有转移,而PET-CT却显示腹膜已经出现转移。”谭业颖说,“两种看似矛盾的检查结果,恰恰说明了PET-CT的敏感与优势。”

谭业颖介绍,每种疾病都会经历从“基因突变→代谢异常→形态改变”的发展过程,CT和MRI检查方法大多在疾病发生到形态改变这一阶段才能发现病变,而PET-CT不同,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分子代谢显像,从代谢的角度判断疾病的性质。“例如,肿瘤组织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生长迅速、代谢旺盛,PET-CT以葡萄糖、核酸等肿瘤生长所必须的分子作为生物导弹,把示踪剂引导到病灶中去,并在病变组织中的浓聚,计算机上会显示出一个明亮的斑块。正因如此,它可以在肿瘤未形成结构变化之前提前发现病灶,可比CT或MRI(核磁共振)提前3~6个月发现恶性肿瘤,为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可能。”

“另外,PET-CT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它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完美结合,起到1+1>2的效果。利用示踪剂追踪体内的肿瘤,就好像给病灶装了GPS定位,无论它隐蔽在在哪里,都会准确显示在疾病的全息图上,所以,PET-CT才有"生命雷达"的美誉。”谭业颖说。“不仅如此,它特异性强,准确率高,凭借分子级高分辨显像,PET-CT在早期发现肿瘤的原发、转移和复发病灶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对肺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结肠癌、卵巢癌、淋巴癌和黑色素瘤的诊断准确性在90%以上。”

谭业颖告诉记者,在临床上,PET-CT不仅可为癌症患者检查恶性肿瘤有无转移病灶,寻找肿瘤原发灶,对恶性肿瘤进行分期,以协助医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PET-CT还可用于对于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评估预后和生存期,在手术、放疗或化疗后的复查,看有无残余肿瘤组织,鉴别肿瘤复发与坏死等。

PET-CT指导辨证养生大有可为

“在临床上,PET-CT凭借敏感性高、特异性高被称为"查癌神器"。事实上,它在健康管理上同样大有作为。”谭业颖话锋一转,谈起自己的独到见解,“近年来,我国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其实质就是倡导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而PET-CT通过量化评估器官功能,利用其检查结果可以指导亚健康人士科学养生,帮助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减少疾病发生。”事实上,这也是PET-CT成为高端体检金字招牌的重要原因。

谭业颖介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慢性病问题突出,耗费大量的社会医疗资源和医疗费用。而亚健康的本质是器官功能下降,常规体检是无法探测的,而PET-CT通过量化评估器官功能,为评估亚健康提供了依据,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大健康观非常契合。

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做过PET-CT后拿到的检查报告往往只有一句话——— “全身未见高代谢肿瘤征象”。“可以想象,人们花费不菲的费用做深度体检,对号称 "影像医学之冠"的PET-CT是抱有很高期望的,他们想以此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然而,报告上只有简单一句话,难免令人失望。”窥及人们这一诊疗需求,谭业颖一直致力在“PET-CT与亚健康辨证养生”专业领域有所建树。

事实上,在攻读医学博士期间、临床工作中,谭业颖一直在潜心研究PET-CT,探索其量化评估器官功能与亚健康辨证养生之间的微妙关系。为此,每当在检查中发现受检者器官功能与正常存在差异时,他就会在检查之后与其进行面对面地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其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家族疾病等,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并以精准图像和科学数据为基础,分析总结体质特征、健康评估、发病倾向,并因人而异、耐心讲解预防及养生方法。

为寻求各种征象和症候的理论依据、圆满答复患者的各种问题,谭业颖还深入研读各种医学典籍。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仅谭业颖存储在工作电脑上的各类读书笔记就广泛涉猎中医、西医、心理学等,其主持的省市级课题、发表的专业论文更是将研究所得中西结合、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形成特色核心技术。而在谭业颖在某三甲医院任核医学科科主任期间,不少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慕名前来就诊,就是为了深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未病先防、防治结合。

诊疗体检均在“精准”上做文章

“PET-CT,能够从分子水平洞察人体的代谢情况,成为确定癌症的发生与程度、神经系统的状况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但在中国临床应用十余年历史中,其功能远远未被充分发掘利用。”伴随着采访的深入,谭业颖不禁作此感慨。事实上,作为PET-CT中心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他对科室未来的发展规划同样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助力医院肿瘤中心的建设,在肿瘤的精准诊疗上发力;另一方面,发挥其深度体检的潜能,在精准体检上下功夫。”

谭业颖介绍,中信惠州医院凭借国企实力、携手国内外专家高标准筹建PET-CT中心,肿瘤科也同步开科,志在打造华南肿瘤诊疗中心。在PET-CT检查中,其示踪剂脱氧葡萄糖与肿瘤细胞的增值活力息息相关,有效治疗后,肿瘤增殖受到抑制,示踪剂摄取减低,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科学、量化评估疗效,为现在最有效、最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某器官摄取示踪剂的多少,与该器官的功能状态呈正相关,能准确、量化、敏感评估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状态,确定亚健康的罪魁祸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指导辨证养生。”谭业颖表示,体检是全民健康第一道防线,进行精准体检、科学健康管理无意是其中要义,自己掌握着PET-CT这样的高科技利器,更是责无旁贷。文/图 本报记者张培 通讯员郑莹

专家名片

基本情况:谭业颖,男,49岁,医学博士(北京301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技术全面:在大型三甲医院工作20余年,其中CT、MR等10年,PET-CT10年,技术全面,业务精湛。

特色鲜明:以PET-CT葡萄糖代谢为基础,评估重要器官功能,中西医结合,指导辨证养生,深度精准体检。

科研论文:参加国家及省级课题5项、主持市级课题5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收录4篇。

咨询电话:18802656859谭主任

预约电话:5855609

新闻推荐

精心安排周密部署 确保盛会圆满成功 刘吉带队检查科交会布展工作

本报讯(记者戴建)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今日在惠州会展中心举行开幕式。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刘吉带队检查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