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或2021年建成开始招生 香港城市大学学务副校长任广禹谈科技教育协同发展

惠州日报 2018-05-25 14:44

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 资料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协调发展方面,惠州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是一个典型案例。在昨日举行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协同发展高端论坛上,记者专访了香港城市大学学务副校长任广禹,了解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进展情况。

据介绍,惠州校园项目计划今年6月提交学校董事会审议。如果通过,则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与惠州市签订正式合作协议,并随后启动规划建设等相关工作。如果进展顺利,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将在2021年建成并开始招生。

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

任广禹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在高校教育资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如何把香港高校积累的经验和资源分享到大湾区城市群各大高校,促进各地发展,是科教协同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香港城市大学在惠州建立教学、科研基地,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据介绍,香港城市大学是亚洲10强、全球50强高校。该校在世界百强大学中获得美国实用专利的数量名列香港首位,目前已经获批专利361项,还有364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批。

今年2月,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据介绍,该项目拟占地面积约1000亩。届时,香港城市大学将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依托自身的科研综合实力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工程、生命科学、自然科学、工商管理、兽医学方面的教学、科研与技术转化基地。

可以看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落户潼湖生态智慧区,是惠州加强与香港合作,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对深化粤港两地科研、教育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香港城市大学惠州校园项目将为惠州及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提供更多高端技术学习的机会,培养更多的研究生,特别是在疾病防治、食品安全等方面。“我们将把硕士、博士教育课程,顶尖的科研技术及转移成果都带到惠州,并在惠州建立动物病理诊断中心和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任广禹说。

把科技研发与技术转移成果带到惠州

“惠州地域广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任广禹介绍,惠州近年来吸引了很多高端产业、高新企业和学校落户,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训人才,企业也可以对学校和学生进行资助。

“与惠州的合作有助于香港城市大学加快发展。”任广禹认为,建设惠州校园是双赢之举。

记者了解到,在香港城市大学的“惠州计划”中,该校与惠州合作第一步是在工程、创新领域,第二步是在生物医学领域,第三步是在商业领域。

任广禹告诉记者,希望把科技研发与技术转移成果带到惠州,以惠州作为香港城市大学未来重要的发展基地,把海内外更多高校资源带到惠州,加强香港人才与大湾区高校、企业的联系,进一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本报记者邱若蓉

新闻推荐

惠州金蝶助力企业构建数字化平台

本报讯(记者袁畅)制造业+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构建“数字化工厂”?5月22日,领航智慧工厂IoT—金蝶工业云+精益制造惠州站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