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救起海上遇险者108人 惠州市加强“两防一救”部署推动海上搜救能力建设
惠州海事局协调香港救助飞行队救助“南辉68”轮沉没事故遇险船员。本报记者戴 建 通讯员蔡俊杨 摄
本报讯 (记者戴 建 通讯员蔡俊杨 刘 振)去年,惠州市救助海上遇险船舶13艘,救起遇险人员108人。记者日前从惠州市2018年海上搜救应急暨海上船舶海港防热带气旋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登陆或严重影响惠州辖区的台风有3至5个,数量较往年偏多。为此,惠州市将提前加强落实防抗热带气旋、防抗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和海难应急救助“两防一救”工作部署,强化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
惠州海事局局长钟振斌告诉记者,去年惠州市海上应急搜救中心共接警46起,处置海上突发事件22起;协调派出救助船舶277艘次,飞机6架次;救助船舶13艘,救起遇险人员108人。此外,惠州市还成功防御了“苗柏”“洛克”“天鸽”等有较大影响的台风,全市海域没有发生因台风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
同时,惠州市大力推行无人机海上巡查执法,推广运用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初步建成惠州辖区沿海及内河水域应急防污制度体系。推动建成全市渡口渡船和沿海、东江内河重点水域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市渡口渡船水域信息化监管全覆盖。
“今年初台风可能出现在6月中旬前后,较往年偏早;终台风则可能出现在10月上中旬,较往年偏晚。今年登陆或严重影响惠州辖区的台风有3至5个,数量较往年偏多。”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陈芳丽说,今年区域性暴雨洪涝、台风、高温和干旱可能重发,惠州市应加强台风预警信息和实况发布,多部门联合做好台风灾害防御工作。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将加强海上搜救应急队伍建设,逐步完善水上应急管理组织网络,重点扶持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内河水上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强化科技信息化手段在海上搜救应急工作中的应用,加强海上搜救指挥系统、船舶海上险情报警核对和灾害性天气预测、预警体系的建设。
新闻推荐
惠州因科交会吸引全球目光 中央、省、市媒体全媒体多维度立体式报道引发热烈关注
为期4天的第二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5月27日在惠州会展中心圆满落幕。这场由省部共同组织的科技盛会,既是高校科研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