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老板娘业余时间爱码字市作协会员李艳爱好文学创作,小小说《尾部挂灯笼的人》获全国大赛一等奖

惠州日报 2018-05-27 14:40

李艳常挤出业余时间进行创作。

这几天,市作协会员李艳(本名李燕霞),一直沉浸在喜悦中,她创作的小小说《尾部挂灯笼的人》,获得了首届“观音山杯 人与自然”小小说全国大赛一等奖,近日她还专程到东莞去领奖。

据了解,这次的征稿大赛,主办方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篇小小说稿件。李艳创作的《尾部挂灯笼的人》,写的是一对父女去 “看电影”的故事。“看电影”其实是父亲为患有眼疾的女儿,特意安排的一个放飞萤火虫活动,为可能失明的女儿达成看萤火虫愿望。

作品拿到了一等奖,但李艳平时的工作,却是与五金制造机器打交道。1976年出生的李艳,1996年从老家河南来到广东,后定居惠州。她和丈夫白手起家,开了一间小五金厂,用铝锭生产手机外壳。因为人手不足,李艳是身兼多职,既要谈生意收订单,又要到车间巡查安全生产,还要严把质量关。“很累,一到工厂,神经就绷得很紧,生怕生产上出差错。”

工厂工作劳心劳力,李艳用写作来释放压力。李艳说,写作成了她的精神寄托,一天不写都觉得似乎少的一些什么。“我都是下班后才搞创作,有时凌晨1时多才下班,坐在电脑前写上2、3个小时,休息一下,天亮后又赶紧起床买菜,然后赶紧去上班。”再忙,她都要坐在电脑前,写上一点东西。

李艳说,自己喜欢写作,源于学生时代。来到广东后,她也没丢下写作的习惯。2016年年底,李艳第一次参加由惠州市小小说学会和惠城区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小小说大课堂”活动。听课后,她才知道,原来写小小说还是要有方法有技巧。每月一次的“小小说大课堂”讲课,李艳都没拉下,到了2017年9月,李艳似乎“开窍”了,这个月创作了11篇小小说,多篇获奖。之后,李艳每个月都要创作几篇小小说。得知“观音山杯”小小说征稿启事后,李艳想参加检测一下自己的水平。“想了三天,还是没有头绪。想写个爱情故事,但似乎这类故事太多了,想写一个比较特别的,又不知写什么好。而且还要符合人与自然的主题。”后来李艳翻阅书籍找灵感。有一天晚上,当翻阅到女儿老师推荐的一本书,看到书中介绍萤火虫,李艳突然来了灵感,从萤火虫想到自己的孩子,当即就创作了这对父女的故事。

得知作品获奖后,李艳有点意外,但很开心。她表示,正如“外卖哥”雷海为在央视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夺冠一样,只要利用好时间,再忙也同样可以搞好文学创作,她会继续努力。文/图 本报记者朱如丹

新闻推荐

艺术戒毒 重塑心灵 区领导到三栋镇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调研禁毒工作

在社工的指导下,戒毒人员制作艺术品。本报讯日前,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区委常委王志云到三栋镇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调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