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工作亮点展示

惠州日报 2018-05-31 14:29

黄植忠司法惠民工作室。 图片由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

广东电网惠州供电局开展普法进万家活动。 图片由广东电网惠州供电局提供

驻队律师(左一)参与联合执法。

●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强化“以案普法”和诉讼服务指导

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把普法工作与公正司法紧密结合,并致力打造全媒体普法平台,努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注重强化“以案普法”。建立“司法案例库”,报送典型案例285个;建立典型案例定期发布制度,发布十大案例19次,典型案例330个。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在回应公众关切中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社会行为。

着力强化诉讼服务指导。推动互联网+诉讼服务建设,开通诉讼服务网、微信诉讼服务平台、12368诉讼服务热线,配备“小法”智能导诉员、自助立案查询机等设备,打造“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中心,引导和便利群众知法、懂法、用法。

打造司法惠民工作品牌,把普法宣传的触角延伸到基层。全市共建设司法惠民工作站55个,两年来共接待群众300余批次,提供司法咨询服务300余次。

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普法宣传平台。全面加强在传统媒体的普法宣传,两年来发表普法宣传作品922篇,参与打造法治类电视专题栏目 《以案说法》;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官网、手机报,建立健全自媒体宣传平台;创作法治微电影等100余部;打造与其他平台互联互通的立体化普法矩阵。

本报记者关 云 通讯员卢思莹周泽锋

●广东电网惠州供电局

依法治企重实效 电力普法进万家

广东电网惠州供电局通过强化依法治企,不断提高员工法律素质,为电网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坚持开展“普法进万家”“送法下基层”等活动,向广大市民广泛宣传电力法律知识:

在加强依法治企方面,成立依法治企及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普法组织领导;抓好针对性法治培训,对领导干部着重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对一线班组人员着重提升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全力打造“法律诊所”,搭建起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法律服务、法律风险防范、法律宣传培训以及法律课题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法律服务平台。

在提升群众法律意识方面,首先是大力推进内外联动机制,建立企校共建平台、政企共建平台,通过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多样化形式深入推动法治宣传教育;举办打击 “三电”违法犯罪宣传活动,提高群众保护“三电”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施和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同时着力打造特色普法品牌,通过举办法律大讲堂、法律知识竞赛、普法进万家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等相关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心上。本报记者关 云

●惠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全覆盖无缝隙

惠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安监局)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等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平台、车载LED流动媒体、电梯LED电子显示屏、户外LED电子显示屏等新媒体,实现全年度、全覆盖、多方位、无缝隙式安全生产常态化宣传教育。完善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坚持行政执法与常态化宣传教育相结合,实行“谁执法、谁普法”,在全社会营造安全生产法治精神和法治氛围。

多年来,市安全监管局坚持每年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通过组织各县(区)、各部门开展 “安全生产咨询日”“事故警示教育周”“安全知识竞赛”“主题宣讲进企业”等活动,提供安全咨询和服务。市安全监管局还组建了普法宣传志愿者团队,不定时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进行法律法规宣传。

2017年,市安全监管局还在与传统媒体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服务月”大型宣传、“惠州e普法”“惠州安全监管”微信公众号等全媒体大数据平台,多管齐下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本报记者吴敏行

●惠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加强行业法规培训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惠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食药监局)把普法工作与法治宣传教育、行政执法检查和科普宣传等工作有机结合,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为抓手,广泛开展对社会、系统工作人员、从业人员、公众宣传,提升各类人群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

对系统工作人员,市食药监局每年召开约20期的系统执法普法大型业务培训,提高全系统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实操水平。面对食品药品行业业态复杂、数量巨大、从业人员众多、流动性强、法律法规素质普遍较低的特点,市食药监局落实执法普法责任,抓好示范创建工作,加强对食品药品行业法律法规培训,强化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企业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广大食品药品行业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素质和管理水平。

市食药监局联合报社、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开通“食药监在行动”专栏,并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惠州食安”公众号结合各项监管工作报道监管动态、食品抽检信息、热点回应、典型案件曝光、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及曝光、普法科普宣传等600多条信息。每年精心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周”“食药科普进基层活动月”和“安全用药宣传月”等活动,使之成为全系统宣传工作品牌。本报记者吴敏行 通迅员杜晓平

●惠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创新律师驻队执法模式 营造良好城管法治环境

近年来,惠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快建设法治惠州的工作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七五”普法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通过健全组织领导、加强内部教育、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全员普法和利用媒体平台普法等有效措施,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在努力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局在执法过程中邀请律师参与执法,创新律师驻队执法模式,让律师以第三方的角色监督和规范城管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了行政执法行为的合法性把控,有效破解了基层城市管理执法难、处罚难、执行难的问题。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创新精神贯彻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着力于系列普法活动的顶层设计,健全法制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依据职能加强行业普法,加强普法阵地的建设等,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法治环境,形成全民齐管理、全民皆知法的城市管理新局面,努力实现全民“爱惠州、挺城管”的美好向往。

文/图 本报记者陈可可 通讯员刘旭升

●惠州市教育局

多层次全方位进行普法宣教

官网开辟“普法专栏”、开通“惠州教育普法”公众号……惠州市教育局通过形式多样的创新举措,切实将普法宣教落到实处。

近年来,惠州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各校均加大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教育力度。惠州市还坚持做到安全教育常态化、禁毒教育多样化,目前,全市已有市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32所。

市教育局将法制教育统一纳入课堂教学体系,学校按教学大纲要求,每学年法制教育内容在思想品德课程计划中不少于10%,基本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核“五落实”。惠州市各校还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利用课外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法律知识竞赛、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等形式,多层次、全方位普及法律知识,并充分利用各类校外活动中心、实践基地开展法治教育活动。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普法宣传员、联络员、信息员1200多人,全市100%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中心校以上学校100%聘请了法律顾问,成功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46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76所,普法宣教成效显著。本报记者陈可可 通讯员郭金萍

本组文字 统筹 本报记者关 云

新闻推荐

惠州学院智能婴幼儿服项目获优胜奖 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决赛成绩揭晓

本报讯(记者杨熠)第二届科交会上,以“创新驱动发展智能改变生活”为主题的全国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决赛亮点纷呈,来自惠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