趯(迪) ○好有瘾的惠州话 [tiak21],音同惠话得的阳入声。

东江时报 2018-04-01 15:52

走,跑,逃跑,惠州话除了说“走”,还说[tiak21]。如:~啦(走啦)/~无切(唯恐走慢了)/~返转头(跑回头)/~更(逃走)/~路(走或逃跑,也说“走路”)。又引申出驱赶、驱逐义:~佢走。

这是何字呢?传统的、大多数人写作“趯”。《说文·走部》:“趯,跃也,从走,翟声。”《集韵·药部》弋灼切。就是说,今读yuè时义为跳跃。又,《广韵·锡韵》他历切,定母锡韵开口四等入声梗摄,“跳貌”。全浊声母定,惠话多读送气清音[t"],但也有少数读不送气清音[t]的,如诞、垫、兑、肚等字。而锡韵开口四等梗摄字,惠话有部分读成[iak],如壁、劈、踢、笛、锡等字。因此,“趯”读成[tiak21]是符合惠话变音规律的,而且与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中标示的上古中古拟音很接近([di■uk][diek])。

“趯”的本义是跃、跳,可追溯至《诗经》。《诗经·召南·草虫》:“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毛传:“趯趯,跳也”。奔走、跑,是其引申义。但,“趯”是多音义词,其本义也有作走义的。《广韵·笑韵》:“趯,走也。”但作此义时读音却为“弋笑切”,即今音yào。有专家认为作此义时亦可读“他历切”,因为“用此义而讲彼音而已”。

认可“趯”字的书籍较多。《广东通志》:“广州谓走曰趯。”《广东新语·土言》:“走为趯,取《诗》"趯趯阜螽"之义。”《东莞县志》:“疾走曰趯……今土音读与笛、籴相近。”

惠州市文化学者王宏宇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认为是“迪”字。《说文》:迪,“道也”。即指道,道理。又引申出行、出奔义。这也有书证。《书·微子》:“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孔颖达疏:“商其没亡丧灭,我无所为人臣仆,言不可别事他人;必欲谏,取死也。我教王子出奔外。”孙星衍疏:“迪者,行也。”迪,《广韵》徒历切,入声锡韵定母,其读音与“趯”一致。

由于音义一致,笔者以为,“趯”与“迪”都有道理,惠、广方言保留了这两个古汉语词,且惠话很接近古音。

祝基棠

新闻推荐

惠州市民:坐公交1小时才走1公里 市区主要祭扫地昨迎人流车流高峰

惠城区下角墓园及周边道路昨日迎来人流、车流高峰,执勤交警上路指挥疏导交通,确保通行安全、有序。《东江时报》记者刘豪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