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嘉祐寺旧址挖掘东坡文化内涵 惠城区调研桥东和汝湖文化工作
嘉祐寺旧址附近有东坡塑像和松风亭。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陈美君 摄
七女湖起义旧址。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陈美君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陈美君4月9日下午,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钟文宇,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丘素芳,区委常委刘世通带队到桥东街道和汝湖镇调研文化工作,区文广新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规划建设局、区教育局,以及桥东街道和汝湖镇主要领导,区政府办有关领导参加了调研。
林利育一行来到位于东坡小学的嘉祐寺旧址,察看文物现状,深入了解嘉祐寺与苏东坡历史渊源。林利育强调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嘉祐寺旧址复原保护工作,深入挖掘该旧址东坡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东坡祠景区的组成部分。
随后,林利育一行来到东平村窑头村小组东平窑址,走上窑头山察看窑址现状,了解东平窑址历史以及东平窑文创基地规划情况。林利育指出要结合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加快东平窑文创基地规划建设,推动东平窑址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传承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味。
在汝湖镇七女湖起义旧址,林利育一行查看了上庙前小广场、起义纪念墙、起义旧址周边环境以及汝湖旧粮仓等地现状,深入了解该地文化遗址保护情况。林利育强调,该旧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重要遗址,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他表示,要联合民主党派共同做好旧址保护和传承,充分挖掘相关历史文化内涵,在原址上建设七女湖起义纪念碑,让辛亥革命和前辈精神发扬光大。同时,用好“三旧改造”政策,依托旧厂房改造,做好该地文化旅游设施建设。
延伸阅读
嘉祐寺旧址
据《惠州文物志》记载,嘉?寺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该寺明初废,明万历年改建为城隍庙,后屡经修葺不废,现尚存的二座配殿为清道光年间重建。坐东南朝西北,二座配殿主体建筑规格、大小基本一致,两殿间隔2米。每座配殿平面为长方形,占地面积共500平方米。北宋苏东坡谪惠时曾在此居住,是苏东坡寓惠时的居住地之一,为研究惠州民风、民俗和苏东坡寓惠文化提供实物资料。该旧址现存的是清代城隍庙型制。1990年被定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窑址
位于桥东街道东平村窑头村。据《惠州文物志》记载此窑烧制年代为北宋初年至元丰年间(960-1085),它是由三处堆满瓷片的废窑而构成品字形的山岗,当地人称“窑头山”,窑址于1976年9月底发现,同年10月广东省考古队进行发掘,从窑址中清理采集瓷器、窑具等各种样式的标本650多件。此窑建在窑具碎瓷废品堆积层之上,设计上极为罕见,是研究广东瓷业发展的重要资料,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七女湖起义旧址
位于汝湖镇兴湖社区玄天上帝庙 (俗称上庙)。1907年6月2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第四次反清起义在这里发起。“玄天上帝庙”始建于宋代,1938年庙被侵华日军焚毁。1942年复修,次年办小学校,解放初时作为镇中心小学。1966年后改为镇卫生院。1996年由惠州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重建。七女湖起义旧址对研究辛亥革命史和现代广东不同风格建筑融合的过程具有一定价值。
新闻推荐
暮色下的新湖公园。《东江时报》资料图片市委常委、秘书长徐云枢在线与广大网友交流的同时,全市不少职能部门也积极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