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撇一捺写人生 翰墨飘香满校园 惠城区“艺体2+2”战略进入深化阶段,中小学书法教育亮点纷呈
▲午写时分,老师细心地指导每位学生书写。
各校开设书法课程,将书法教学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书法作品展示。
“现在的学生太幸福了,在学校就能学到各种才艺、特长。”这句感叹来自于市民方女士参观了某校书法教育之后而发布的朋友圈。而在随文发布的配图中,记者看到,多位挥毫泼墨的同学,颇有些 “大家风范”,笔走龙蛇,彰显了日积月累学习书法的功力。
据悉,经过近4年的全面铺开,惠城区教育局为提升学生整体素养、打造书香校园而实施的“艺体2+2”战略已进入细化和深化阶段。作为 “艺体2+2”战略的重要内容,书法教育在惠城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在各中小学的积极推广深化下,业已从最初单纯为培养兴趣而点缀性开设的 “第二课堂”,变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系统、常规性的开设在日常课程之中。其中,更不乏多个学校将书法教育作为学校特色建设的 “突破口”,不仅创意组织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书法教育主题活动,更自主开发编写了书法教育的校本教材,让打造书法特色教育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以“字”育人
立足书法谋长远
2015年,一份对惠城区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的 《惠城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在各校内开始试行。在这份方案中,详细阐述了惠城区开展书法教育的初衷、意义和目标。同时,结合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书法教育教学的不同侧重点,并分阶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举措和思路,如在全面启动后,对何时开展教师书法教研活动、何时进行质量评价、何时进行比赛评比等均作了相应的时间要求。
据此,一场以提高师生队伍书写技能、书法鉴赏水平和传统文化素养的书法特色教育,在惠城区各中小学校园全面铺开。
众所周知,全面铺开书法教育,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强、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为此,筹备书法特色教育伊始,惠城区教育局就把造就一批能胜任书法教育任务的教师作为首要任务,多举措提高教师的理念素养、书写水平和书写指导能力,在开展各种类型的书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成立惠城区教师书法社,通过经验分享和交流,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逐步培养学校的书法师资力量。
如在2017年4月,惠城区教育局美术教研员以及各校书法骨干教师130多人,走进惠城区第二十九小学,举行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而在惠城区全面推广书法教育的过程中,这样的经验交流会已是“例牌之举”。据悉,从2015年至今,惠城区教育局相继开展有“惠城区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推进会”“惠州市中小学书法教材研讨会暨书法教师培训”“翰墨书香·天翼飞扬”惠城区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和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惠城区师生书画作品展等一系列主题各异的教学经验交流活动。
在此基础上,由惠城区教育局牵头,惠城区还成立了教师书法社,通过邀请书法家进行书法理论、技法专题讲座;书法展览及专家作品点评;现场书写比赛、展示交流;书法教学说课展示等各种形式,切实发挥教师书法社的作用,提升书法师资队伍力量,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推动全区书法教学教研工作稳步提升。
亮点纷呈
翰墨润校铸品牌
如今,经过3年多的发展,惠城区的书法特色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多所学校依托书法进校园、书法进课堂,已然形成了以书法教育为特色的品牌学校,呈现出“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发展格局。
如第二小学,坚持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以书法教育为特色名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此还凝练出“知书达礼,成就自信人生”的书香校园口号,将书法和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使书法成为校园特色文化。
该校结合惠城区教育局“艺体2+2”的具体部署,并根据学校实际,通过举行艺术节、素质展示活动,引进《书法数字化教学系统》,开展与书法相关的主题队会活动,开展“书法之星”等评选活动等,不断提升书法特色的内涵。
而在中堂小学,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也已形成了以“雅趣教育”为核心的办学思想体系,书法教育成为其中最显著的特色。学校先后被评为省“书法教育先进学校”、市“书法教育优秀学校”、惠城区“书法教育名校”,还积极申报“广东省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不断擦亮“书法教育”这块特色品牌。
如今随便走进惠城区的任意一所学校,都能看到书法教育的身影。如在麦地小学的校园内,办公楼、教学楼,到处张贴着学生的书法作品,或灵动潇洒、或遒劲有力、或清秀俊逸,让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为彰显文字魅力而无声氤氲。
而在大湖学校,一块块刻有各种字体的灵石恰到好处地安放于校园之中,独具匠心的氛围营造使得校园翰墨环绕、清香宜人,让师生在文化中徜徉,醉心于文字清香而昂首于书韵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或侧重主题活动、或注重环境育人的学校之中,还有一批学校积极探寻书法教育与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结合点,自主开发编写了独具特色的书法校本教材。如龙湖学校将硬笔楷书引进 《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之中,形成了自己的书法校本教材;惠城区第二十九学校教师徐云龙自主编写开发出的校本教材,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由浅到深,将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灵活展现“生活处处是艺术,书法笔笔是生活”“艺术源于生活”等教学理念,使枯燥的书法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书香满园
师生共圆“书法梦”
重槌敲响鼓,努力出成绩。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惠城区书法特色办学模式逐渐成熟,各学校软硬件设施日趋完善,端正的办学态度、昂扬的传承精神使得全区书法教育声名远扬。
2017年12月,惠州市首届中小学师生书法现场比赛在惠州市一中双语国际学校举行。在这次比赛中,惠城区的师生们用实际成绩,彰显了全区推进书法教育的不俗成效。
在这次比赛中,惠城区经过初赛筛选后,共派出27名师生参加比赛。通过激烈的角逐和严格公正的评选,最终有26人次获奖。其中,共获小学低年级组一等奖6名;小学高年级组一等奖4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中学组一等奖3名,三等奖1名;高中组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教师组一、二等奖各1名,三等奖3名。
而更为可喜的是,在书法特色教育的熏陶下,惠城区广大师生们由衷地对书法产生了热情,师生们学习书法的意识普遍增强,书法水平及审美能力显著提高。
“书法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几年来,我切身感受到惠城区书法教育的变化,覆盖面更广、氛围更浓、底蕴更深、书写更规范,学生在比赛中展现出来的水平、层次也更高了。”有着多年书法教育教学经验、同时也是惠城区教师书法社团长的徐云龙如是感叹。
文/图 本报记者卢振侠 通讯员何健雄
新闻推荐
西湖轻轨站商业综合体预计后年建成使用 桥西街道重点打造天虹花边岭及西湖轻轨站商业聚集区
日前,惠城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把手”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