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短板开创首善之区建设新局面 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紧扣“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精准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惠州日报 2018-04-16 16:18

惠城区高标准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之区。资料图片

▲林利育。本报记者王建桥 摄

编者按:近期,惠州市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即日起,本报陆续推出“一把手访谈”系列报道,通过专访惠州市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一把手”,集中报道全市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敬请垂注。

如何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狠抓工作落实,确保今年各项工作更好推进?日前,市委宣传部组织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把手”系列访谈,首站来到惠城区,记者就此采访了惠城区委书记林利育。

林利育说,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自觉把惠城发展放在全市全省全国发展的大局中谋划推进,紧扣“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精准发力,不断推动惠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开创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首善之区建设新局面。

谈学习

推动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深入基层

如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区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有学习的敏感性,尽早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要紧扣学习的主题,不断提高学习的层次。”林利育说,惠城区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传达学习,及时展开宣讲学习活动,多次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专题部署全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工作。

同时,坚持系统学习与专家辅导相结合,安排6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讲座活动,采取“请进来讲”的方式,组织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访谈中,林利育强调,要学习好、宣传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还要明确学习的重点对象,要到基层深入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惠城区领导开展宣讲辅导16场次,确定了12个调研专题;还成立了由14名理论骨干组成的宣讲团,深入镇(街)、部门、村(居)、学校和企业开展巡回宣讲30多场。

各镇(街)、各部门在区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广泛运用党员大会、支部会、党小组会等形式,共开展专题学习430多场,撰写学习心得2000多篇,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每个基层支部、覆盖到每名党员每个人。

接下来,惠城区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我为惠城发展献一策”征文活动;还将结合正在开展的“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汇聚形成推动惠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谈发展

盘活5000亩用地推动工业集约发展

林利育说,进入发展新常态,惠城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工业短板、高端服务业短板、农村短板、财税收入短板、精细化社会管理水平不高短板等。

如何补齐这五块制约惠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力争在制度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市前列,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惠城区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林利育说,惠城区针对补齐五块短板,明确了发展路线图,逐一提出解决方向。

首先,在工业发展上,去年底惠城区30多个工业项目同时动工建设,助推该区工业一季度实现29%的增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林利育介绍,今年,惠城区盘活了5000亩工业用地,用来推动工业经济集约化发展,力争年内增加54家高新科技企业,实现“惠城制造”向“惠城智造”转变。

其次,服务业今年也将向“高端”转型升级。将推动几米车联网、惠创科技等总部项目落户,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会展经济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金融证券、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落实“高榜人才计划”,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再次,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结合该区“三宜”新农村示范点美丽乡村建设,惠城区将推动农业产业特色化发展,加快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与休闲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都市型现代农业新业态。

此外,在提升财税收入上,该区今年将建立绩效评价财税激励指标体系,探索出台区、镇(街)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同时,发展壮大镇域经济,今后各镇(街)新引进建成的项目,3至5年内产生的区级税收全部返还给镇(街),充分调动各镇(街)抓招商、抓项目、抓税收的积极性。

最后,在提升精细化社会管理水平上,惠城区今年将继续擦亮提升社会治理工作品牌,丰富拓展“社区党员责任岗”等制度,积极探索“三社”联动工作机制,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谈落实

开展“实干快办年”活动推动工作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林利育提出,今年,要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点内容,列入惠城区“实干快办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找准工作着力点,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抓工作落实,要转变干部发展理念、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还要抓工作的督查督办。”林利育认为,一支勇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是建设首善之区的中坚力量,要从根本上破解创新能力不足、庸政懒政怠政、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营造“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据介绍,惠城区今年将组织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对审批权集中的岗位、窗口实行重点监控,对群众反映强烈、企业投诉频繁的部门实行重点治理,对单位和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等问题落实“红黄牌”制度,予以严肃整治。

“通过落实"红黄牌"制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建立干部合理流动、能进能出的常态化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林利育说,同时,惠城区还将筑牢干部的廉政防线,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下决心整治状态不振、作风不正、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

此外,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惠城区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林利育介绍说,惠城区将结合实际,在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上不断创新探索。比如在征地拆迁等重点工作上,今年该区将成立征拆办事大厅,将国土资源、财政、测量、评估等相关部门集中起来办公,以充分发挥区征地中心作用,提升重点项目征拆效率。

本报记者谢菁菁 通讯员黎志雄陈美君

新闻推荐

“未检三信”,法治营养好味道

据《惠州日报》4月21日报道,日前,惠城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他们“未检三信”以及未成年人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