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全省首推困难群众医保服务一站式结算 全市逾8万困难群众受益,每人每年最高限额5万元
本报讯 (记者刘炜炜 游璇钰)繁琐的医疗救助保险报销手续,常让患者兜兜转转、四处奔波。但从昨日下午开始,随着惠州市医疗救助保险服务系统正式上线,惠州市8万余名困难群众将不再为此发愁,无需主动申请、提交材料、等待审批、垫付资金,就可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这在全省尚属首创。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是困难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市民政局局长刘巧慧介绍,今年1月1日开始,惠州市医疗救助保险服务项目正式实施,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二次补偿后,额外给困难群众提供住院医疗费用政策性兜底。符合政策的困难群众经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二次补偿报销后,可再按100%比例予以救助;年度政策外住院自费费用超过5000元以上部分,则再按50%比例予以救助,每人每年最高限额为5万元。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惠州市医疗救助保险服务项目面向的困难群众,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在册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及县级以上政府认定的其他特殊困难对象,全市共有8万余人。据统计,该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救助6018人次,救助金额达968万元。
今年3月底,年过七旬的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村民范送友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7天,共产生医疗费用32011元。由于他是低保户,符合惠州市困难群众二次医疗救助条件,最终可报销总额为29824元,比例达到93%。范送友告诉记者,除了备好资料、垫钱,还要等审批,没个把月时间根本批不下来,这给本来就没多少钱周转的他带来了困难。
“惠州市医疗救助保险服务系统的上线,可以改变报销难的状况。”中国人保财险惠州市分公司总经理郭伟超介绍,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推动下,惠州市医疗救助保险服务系统由中国人保财险惠州市分公司开发完成,录入了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的信息,患者在接受二次医疗救助时,无需准备资料、报送材料和垫付资金,在出院结算时即可一站式报销。昨日下午,记者在市中心人民医院现场观摩了报销流程,从工作人员打单结算,到核实、报销费用,整个过程只需两三分钟。
惠州学院副教授魏顺光认为,惠州在全省首推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保险服务一站式结算,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创新举措。
新闻推荐
东江时报小记者参观《砥砺奋进的三十年》图片展。本报记者汤渝杭摄“原来惠州变化这么大啊!”日前,《砥砺奋进的三十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