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创超10个国家级胸痛中心 构建覆盖全市的急性胸痛分级诊疗体系惠州模式
为进一步提升惠州市胸痛相关疾病医疗救治能力,构建覆盖全市的急性胸痛分级诊疗体系惠州模式,昨日,惠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宣告成立,标志着惠州市揭开区域急性胸痛救治新篇章,迈进了多级医疗联动新时代。
胸痛或轻微胸闷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死神降临。据悉,引起胸闷或胸痛的疾病有100余种,突然出现的胸闷或胸痛症状很可能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病症发出的信号。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等疾病更有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导致病人死亡。这些疾病若能及早获得规范诊治,多数患者可以转危为安甚至完全恢复健康。
“胸痛中心就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等胸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将整合资源为急性胸痛提供快速诊疗通道,降低胸痛疾病的死亡率。”市卫生计生局局长严戈科表示。
力争打造1个国家级胸痛中心示范基地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卫生计生局积极推动惠州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创建胸痛中心,截至目前市第三人民医院、惠阳三和医院已通过国家胸痛中心总部认证,其它三级综合医院也已启动创建程序,取得可喜成绩。
按照《惠州市2018-2020年胸痛中心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惠州市计划用三年时间,通过整合院前急救、二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卫生资源,协调推进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协同、医院内各相关科室协同、上下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同、医院间协同“四大协同”机制的落实,推动建立胸痛救治的区域协同、多学科诊疗模式,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至少打造1个省级胸痛中心示范基地或1个国家级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力争创建10个或以上国家级胸痛中心(其中标准版力争不低于5家),逐步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市域全覆盖急性胸痛分级诊疗体系惠州模式。
根据部署,市第三人民医院、市中心人民医院力争打造成为国家级或省级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中信惠州医院等医院加快胸痛中心建设及认证进度。
胸痛中心联盟每年召开一次联盟大会
据了解,成立后的胸痛中心联盟下设质控控制中心、培训委员会,每年将召开一次联盟大会。联盟质控委员会每个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胸痛中心建设质量大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和发出限期整改通知。联盟培训委员会每个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各类培训会,要求各级医疗机构相关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高危急性胸痛患者的识别、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溶栓技术、急性胸痛患者处置流程和转诊机制。
“胸痛中心建设全市一盘棋,所有承担急性胸痛诊治任务的医疗机构(含一级综合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民营综合性医疗机构)均纳入建设范畴,并按统一规范开展工作。”市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说。
“如果急性发生的胸闷、胸痛呈压榨样感(如巨石压迫于胸)、紧缩感、堵塞感或剧烈刀割样感,尤其是伴有大汗淋漓、全身乏力甚至休克,往往是危及生命的重症疾病信号,请不要犹豫,立即拨打120。”市卫生计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急性胸痛患者求救电话后,若高度怀疑是急性心肌梗死等高危患者,将立即通知离患者最近的医疗机构出车,把患者送至距离最近的且能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的医院,并通知该医院做好接诊和手术准备。
本报记者张 斐 通讯员刘 勇
新闻推荐
多举措建设企业文化成效显著 惠州农行坚守“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惠州农行举办“扩两户、强基础、促转型”对公业务知识竞赛。惠州农行开展“关爱儿童成长共建书香校园”扶贫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