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家门口 好“戏”不断有 惠州市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升级

惠州日报 2018-04-25 15:56

每天清晨,家住惠东稔山的赖伟峰都会来到离家不远的稔山镇象棋文化广场,跟朋友们聊天、散步、打拳、下棋。“傍晚时分,稔山镇象棋文化广场足足有两三千人。”赖伟峰告诉记者。

稔山镇象棋文化广场是惠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强力推动下,惠州市文化行政部门以硬件建设为基础,扎实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立和完善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和服务要求相适应,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市、县、镇、村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基本格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升级。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

日前,博罗县罗阳街道观背村的书吧开始投用,这座别致典雅的园林式小院每天都吸引不少当地村民和周边群众前来看书,浓浓的书香气息浸润着这个全国文明村。作为博罗县推广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型社会的一个新平台、新载体,观背书吧以精品出版物销售为核心,以数字文化服务终端为媒介,辅以广场书展、公益讲堂等各类文化服务活动,旨在推动乡镇文化,创建“书香驿站”,打造不一样的阅读空间,让读者爱上读书。

一叶知春。惠州市各级各部门不断巩固、完善和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升级。目前,全市共有5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纪念馆)、6个文化馆、73个镇级综合文化站、1262个村级文化室,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

同时,市、县(区)两级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取得新进展,市美术馆、惠城区“一场三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及文体广场)、惠东县博物馆新馆、博罗县文化中心二期、龙门县“四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及档案馆新馆)等项目加快推进,仲恺区“星恺大剧院”升级亮相。东坡祠重修后于今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抢救修缮宾兴馆、博罗县银岗古窑场遗址公园、龙门县三寨谷造纸作坊遗址等一批重点文化文物项目扎实推进。惠州市还全面启动了下埔滨江公园、东江沙公园、金山湖公园一期等一批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和改造项目,促使健身设施网络愈加完善。

在基层文体设施服务方面,惠州市完成了全市53个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和900余个自然村农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扎实推进91个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目前已有50个完成改造完善工作。同时,扎实推进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去年全市已建成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029个,覆盖率达80.8%,今年年底前将实现100%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障残疾人平等享受公共文体服务的权利,全市5个公共图书馆均设有盲人阅览室,配置盲文图书及相关阅读设备。全市五保户、低保家庭、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以及福利院、残联康复中心的有线电视用户全部享受相关减免优惠。同时,惠州市不断丰富残疾人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开展“第七届广东残疾人文化节”惠州市系列活动,实现市、县(区)联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丰富文化惠民活动满足市民需求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大亚湾区宣教局日前在新兴产业园文化活动中心开展“文化暖心·阳光瑜伽”培训活动,面向全区群众免费招募学员。这一活动受到广大居民追捧。

近年来,惠州市文化体育等部门充分依托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效能,满足市民群众的文化服务需求。

擦亮“惠民文化大讲堂”“西湖花灯博览会”“快乐时光”“百姓欢乐舞台”“博罗卡拉OK大家唱”“欢乐仲恺行”等一批群众文化品牌,让群众登上家门口的艺术舞台;广泛开展广场文化活动,大力扶持一批基层文艺团队,形成一社区一队伍、一队伍一特色的分布格局;依托公共阅读服务阵地大力组织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和读书征文、公益讲座、亲子阅读等活动,让全民阅读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艺术中心每年奉献百场高端演出,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展览下基层等流动文化服务成为常态……

同时,惠州市文化部门切实把握公共文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建设,市数字图书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各类硬件、资源和服务不断完善,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惠州市依托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和农家(社区)书屋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全市数字农家(社区)书屋建设,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实现全市数字阅读资源共享。

为推进“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惠州市还在全省率先建立村级文体协管员制度,在全市1043个行政村和219个社区均设立文体协管员队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各项配套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各文体协管员带领村和社区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挖掘村镇、社区文体人才力量,引领村镇、社区文体建设,目前全市各类文化团体有500多家,在册文化志愿者增加到6300人,年开展文化志愿服务达200余场。本报记者龚 妍 通讯员王滨旭

新闻推荐

人海和谐考洲洋“美丽海湾”共潮生 红树苗蓬勃生长,景观栈道初具雏形

景观栈道、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考洲洋被誉为稔平半岛之“心”、惠州“城市之肾”。然而近年来,考洲洋区域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