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帮扶助力残疾人脱贫 区残联实施整村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6年来扶持138名残疾人

惠州日报 2018-04-25 15:57

获扶持的村民站在新房子前和残联工作人员聊近况。

水口街道蓬陵村贫困残疾人领到小牛。

“有了这头牛,家里耕作不用再向别人借牛了,以后还能给我增加不少收入。”惠城区水口街道蓬陵村贫困肢残人士徐缘华开心地说。日前,惠城区残联启动整村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当天蓬陵村的1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每户领到一头牛。据悉,2012年以来,惠城区有10个村开展整村推进残疾人脱贫工作,共有138名残疾人获得扶持。

16户贫困户获赠耕牛

“我们夫妻俩都是残疾人,一直靠低保维持生活。我们也想自立自强,但不知能干些什么,现在残联帮我们指明了方向,还免费送我们牛。”今年46岁的徐缘华两岁时因发高烧没有及时治理导致小儿麻痹,左脚二级残疾,他的妻子是一名智力残疾人。两人育有一双儿女,大的5岁,小的2岁。家里只有一亩多地,由于两人都没有什么劳动能力,生活艰难。

“大的小孩去年就应上幼儿园了,但每学期要五六千元学费,读不起,只能迟一年上学。”徐缘华说,这次残联给他们送牛,他特地挑了母牛,待明年母牛生产后,把小牛卖了,能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这笔钱能帮我解决孩子的学费问题。感谢残联给了我们希望,帮了我们的大忙。”徐缘华表示,回去要把母牛养好,以后多养几头牛,争取早日摆脱贫困。

而对于蓬陵村另一名贫困户徐仍华来说,此次残联部门送牛给她养,相当于帮她找到一条适合她的谋生路子。“我要了一头公牛,公牛养一两年就能卖,有了本钱,我可以买家禽来养。”今年39岁的徐仍华视力一级残疾,她的丈夫有肢体残疾,幸运的是,丈夫有生活自理能力,在残联帮助下找到一份每月2000多元的工作。

据蓬陵村党支部书记徐雪光介绍,该村共有村民4300人,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玉米、西瓜等作物为主。该村有低保户29户,其中残疾人贫困户16户。

“我们经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实际,并征询扶贫对象意见,最终决定给16户贫困户送牛。”惠城区残联有关负责人说,残疾人扶贫主要是以种养扶贫为主,根据当地情况以及残疾人的自身情况来确定帮扶项目。

政府关心帮助给了残疾人生活信心

“现在每月有350多元的补贴,而且年节都有人来慰问,政府记挂着我们,让我们感觉很温暖。”日前,记者来到惠城区汝湖镇黄埔村村民张明良的果园,他一边劳作一边细数着这些年政府给残疾人的关爱。

张明良今年21岁的大女儿先天性聋哑,政府部门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后,不仅每月给孩子政策补贴,还经常来看望和鼓励他们。“两年前,学校给孩子一年补贴4000元伙食费,大大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去年惠城区残联部门在我们村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给了我5000元作为种养补贴。”张明良说,5000元足够果园一年的肥料开支。有了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张明良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了。

横沥镇大陂头村罗锦永的家,是一栋两层高、建筑面积达10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屋内宽敞明亮。今年42岁的罗锦永10多年前因一次手术落下肢体残疾,之前他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自从身体残疾后,因双手使不上力,家里只能靠妻子和老父亲耕种养家。

“这几年我又被查出患有肝硬化,每月药费上千元。”罗锦永说,这几年靠着低保勉强度日。幸运的是,3年前残联扶贫工作开展到村里,把他列入帮扶对象之一,帮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让他们一家有了新房住。“残联还给我送了一头牛,省了买耕牛的钱。”今年罗锦永的大儿子将从技校毕业,等他找到工作后,家中的经济状况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每年安排1个村整村推进残疾人脱贫

据惠城区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城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扶贫攻坚政策,2012年以来,在10个村开展整村推进残疾人脱贫工作,共有138名残疾人获得扶持;完成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429户,共发放补助金198.78万元,切实改善了残疾人的居住环境,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住房梦。

在帮助残疾人脱贫过程中,该区残联主要进行分类指导,对纳入低保户的残疾人给予专项补助;对贫困残疾人,在发展种养和转移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给予扶持,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其中,重点引导贫困残疾人发展各自擅长的养牛、养猪、养鸡和种植荔枝、火龙果等种养项目,并组织贫困残疾人或其家属接受免费技术培训。

据悉,接下来惠城区残联将继续开展整村推进农村残疾人脱贫工作,每年安排1个整村残疾人脱贫推进村。

本组文/图 本报记者郑国瑞 谢菁菁 彭红霞 通讯员叶广明

新闻推荐

热闹庆“五一”

山歌队队员跳起了欢快的腰鼓舞。本报讯日前,为营造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丰富辖区队伍文体活动,惠城区江南街道祝屋巷山歌队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