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游要留意安全风险提示 “五一”假期出游,市旅游局有提醒
本报采集
本报讯 (记者谭 琳)“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惠州市旅游局提醒广大游客出行前加强安全防范,合理规划线路,及时关注目的地气象及安全条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理性消费。
对易引发争议事项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
市民参加自驾旅游或乘坐交通工具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参加爬山、涉水等项目时应根据自身状况量力而行,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不要勉强参与;游览景区时要留意安全警示标识,不要进入禁游区域;出境游要关注外交部等单位发布的境外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信息,提前做好应急防范准备,护照、签证、身份证等证件和贵重物品必须妥善保管。
市民选择参加旅行团,要留意旅行社的资质和经营范围。旅行社必须有“双证”,即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旅行社分社备案登记证明》《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登记证明》),并注意查看旅行社的业务经营范围。如决定参团一定要签订旅游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旅游者应对合同的条款仔细阅读,对容易引发争议的事项或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避免日后发生纠纷。
理性消费,对强迫购物有权拒绝
在旅游过程中,游客要牢记理性消费,不贪小便宜,不冲动购物。购买高价贵重物品时要三思而后行,要向商家索取发票并标明购买商品名称、数量、单价等信息作为维权依据。旅行社或导游人员未与旅游者协商征得一致同意,指定购物场所、安排旅游者参加另行付费项目,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参加另行付费项目的,旅游者有权予以拒绝。
广大游客要自觉遵守 《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文明旅游行为公约》,注重文明旅游,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遵守基本行为规范,尊重所在国或地区特别是有特殊宗教习俗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避免因言行举止不当引发纠纷,遵守我国及相关目的地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若遇旅游服务质量问题,可及时拨打12345或12301电话进行投诉,切不可采取拒绝登机、登车、登船等过激行为,人为扩大事态或纠纷,致使旅游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旅游投诉时效为合同结束后90天内,超过90天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就无权受理了。
相关链接
出境游遇意外状况应该这样处理
●出入境受阻要冷静沟通
出入境受阻时别害怕,应心平气和地与边检人员沟通。如果受到不公正待遇,当地使领馆的领保人员会协助向主管部门交涉,避免因“过度维权”违反当地法律,造成自身权益受损。
●遇到事故不要慌
遇到交通事故时,不要慌乱。应保护好事故现场,取证拍照,记得记录对方车牌号、驾照、保险公司等信息。留意有无目击者,并确认可以随时找到他,他可是警方调查取证的关键人物。
●护照财产丢失先报警
遭遇钱财或证件遗失,应先向当地警方报案,同时向就近的中国使领馆申请补发护照或旅行证。避免携带大量现金,只带一些零钱作为“保命钱”。护照最好留有复印件,并与原件分开保存保管。
●遭遇恐袭等应立刻联系使领馆
万一遭遇恐袭等应立即与就近的驻该国使领馆取得联系;妥善保存护照、出入境记录、保险和银行记录等重要文件;不要消极等待,如尚有安全方式离开,应立即行动。 (综 合)
新闻推荐
2022年残疾人“人人享康复服务” 后年惠州市超八成有康复需求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将获基本康复服务
惠州市开展各种各样的残疾人关爱活动。本报记者周丽琴通讯员黄佳?摄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惠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