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新添“国字号”创新平台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工厂计划6月开工建设
本报讯 (记者张 斐)又一个“国字号”创新平台落户惠州。4月2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工厂落户仲恺高新区东江科技园,中科高能锐新科技有限公司同时揭牌成立,将为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高端技术设备支持。
这是惠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件大事,也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又一硕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经理陈和生表示,珠三角的大科学装置迅速增加,特别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的大科学装置将步入黄金发展期。包括惠州在内,广东未来将成为国家大科学的新中心。惠州支持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很有远见,随着两个大科学装置落户,惠州把握了重大发展机遇,将助推创新研发。
中科院高能所首次以实体投入方式与社会企业合作
随着国家科技的快速发展,加速器领域也迎来了难得的大好时机。北方高能光源、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CIADS、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设等大科学装置项目进入了快行道。
“这些项目的推进和实施都需要高新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具有加速器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的企业参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潘卫民表示。
2016年12月,市政府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署 《关于加速器技术成果转化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加快重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推动科研成果在惠州转化。一年多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中国科学院承担的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HIAF)及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已落户惠东。
中科高能锐新科技有限公司由北京高能锐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工厂)与中科高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资,其成立标志着惠州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合作和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
“这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第一次以实体投入的方式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将助力加速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潘卫民坦言。
据中科高能锐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旭文介绍,该公司所从事的技术和产品将集中在加速器关键部件的研制领域,为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高质量、富有竞争力的核心设备和部件。
更好补齐我国加速器领域短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惠州坚定不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推动创新落到发展上,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工厂和中科高能锐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同时落户,为仲恺高新区乃至惠州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奠定了基础。
据介绍,目前项目已进入征迁扫尾阶段,今年6月将开工建设。
“中科高能锐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将更好补齐我国加速器领域的短板,制造出真正"中国制造"的东西,为国家大科学装置发展、为多年来积累的加速器技术和成果的转移转化作出努力,同时更多地为惠州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潘卫民说。
对话院士
惠州把握了重大发展机遇
记者:目前,有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落户惠州。对于惠州未来的大科学装置的发展,您是否看好?
陈和生:惠州支持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应该讲,有远见,把握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工厂落户惠州以及中科高能锐新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将为大科学装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特别是装备制造的技术,为惠州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我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奠定基础。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记者:近年来,广东集聚了一批国家大科学装置。未来广东以及惠州将在全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和生:我认为广东将会是国家大科学一个新的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大科学装置。我相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东的大科学装置会步入一个黄金发展期。
记者:未来两个大科学装置集聚在惠州,将带来一大批科学家,对惠州的创新发展将起到怎样的作用?惠州的这两个装置是否会跟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联动?
陈和生:两个大科学装置落户将会给惠州的创新研发带来很大促进作用。我想未来肯定也会与东莞进行联动。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就在东莞大朗镇G9411高速公路边上,距离惠州很近,应该会有紧密的联系。(张 斐)
新闻推荐
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惠州市部署防范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工作
本报讯(记者傅晨雨通讯员黄清清)昨日,全市第二季度防范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总结分析第一季度全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