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摘登

羊城晚报 2018-04-09 15:01

中共东莞市委: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东莞早在2012年就率先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着力破解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名目多、程序繁琐、耗时长等问题,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应对国际复杂多变的形势,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目前东莞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03.7万户,比2012年增长91%,实有市场主体总量稳居全省地级市第一,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国的百分之一。主要做法是:

突破住所登记、集群注册、行业准入限制,放宽市场准入准营。针对企业设立和营业许可环节的“堵点”“痛点”,在率先探索精简前置审批事项、先照后证、多证合一、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等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企业准入准营限制,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

推进智慧监管、协同监管、信用监管工程,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坚持宽进和严管同步设计、系统推进,积极构建科学的市场监管体系。

创新全程电子化登记、一网通办、粤港澳银证通改革,提高服务便利化水平。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充分运用“互联网+”,推进一系列服务便利化改革,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网络办理企业注册,一般1到3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中共惠州市委:

大力推进“网上中介超市”改革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2012年惠州以“革自己命”的勇气和“向我开炮”的精神,在全省率先进行公共资源交易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以来,惠州推动改革向中介市场延伸,按照“网络为主、实体为辅、统一平台、统一制度、统一中介库”的模式,率先建成市县一体的“网上中介超市”,构建全面开放、竞争有序、规范高效的中介市场,有效解决“红顶中介”“中介不中”等问题。

构建“开放式”中介服务市场,公开透明打破隐性垄断。坚持问题导向,刀刃向内,破除行业主管部门与中介机构的利益勾连,率先建立起公开透明的中介服务市场。

搭建“一网式”中介超市平台,公正有效切断人为干扰。依托网上办事大厅开辟中介超市服务专区,搭建集“中介入驻网上申请、采购邀请网上推送、报名竞价网上操作、中选结果网上确认、服务质量网上评议”等十大功能于一体的“网上中介超市”平台,全流程开展中介服务项目选取和交易,确保公平公正。

探索多种交易模式,最大限度兼顾公平与效率。随着“中介超市”持续运行,选取次数多、小额项目流标率高等效率问题逐步凸显。在增加人员、资质、评议等筛选条件,优化选取结果的基础上,优化“组合”模式。

运用“信用+制度”,强化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一方面全过程实施信用管理,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体系。另一方面构建“管办分离”管理体系,成立中介超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责机构负责统筹中介超市日常管理工作。

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

将审批改革进行到底

长期以来,企业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复杂、耗时漫长、代价高昂,存在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突出问题,被诟病为审批“万里长征”。广州开发区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把企业建设项目审批作为改革的“先手棋”,瞄准国内外最高最好最优,在不破红线、不闯红灯的前提下,打造程序最简、时间最短、成本最低的审批三维组合。

加强制度供给,让审批程序最简。做到“挖井先问吃水人”,紧紧抓住企业吐槽较多的关键环节,制定出台“1+18”改革政策体系,率先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两项试点,从“一集中、两分离”上实现改革突围。

推动流程再造,让审批时间最短。全链条优化,探索并联、合并、后置、信任审批等多种方式,推动行政审批事项由简单的“物理整合”转为全链条“化学整合”,提高了系统集成度。

提升筹建服务,让审批成本最低。紧紧围绕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把服务的含金量,转化为企业降成本的红利。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彭启有)

新闻推荐

动真格!惠州5月抓拍开车拨打手机1586宗

南方号惠州发布来源:惠州发布时间:6月3日自5月1日起,惠州市对未系安全带、驾驶时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其他妨碍安全行车行为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