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来看展 点赞惠州很有归属感 《砥砺奋进的三十年》图片展令新老惠州人观之动容
市民在参观《砥砺奋进的三十年》图片展。
市民张碧燕、何敏和陈女士三人在参观图片展。
刘波带着老父亲和孩子三代人一起来看图片展,并在“《东江时报》头条”合影。
昨日上午,《砥砺奋进的三十年》图片展在惠州会展中心首层展厅开展,以文、图、声光电等多方式多维度展示惠州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图片展开展首日就吸引了不少市民,他们中既有老惠州,也有新惠州;既有一家三代,也有跟闺蜜好友同来。
看着这316张图片,现在的惠州与记忆中的惠州在脑海交相放映,新老惠州们观之动容。“十多年前我对当时的男朋友,现在老公说,你到惠州来,一定会爱上它,然后他来了,留下了,也爱上了。我为惠州骄傲。”市民张碧燕说道。
希冀惠州发展越来越好
在经济建设篇板块的大项目图片前,中国新闻社惠州支社社长、记者宋秀杰驻足良久,仔细观看。一张图片显示,2000年10月29日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举行惠州地方合同签字仪式,这勾起了宋秀杰的回忆。那一年,他从广州来到惠州工作。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惠州”的话语曾经风靡全国,鲜为人知的是,这是他的前任、中新社记者张晓刚提出的。18年来,作为媒体人,他见证了惠州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中海壳牌等重大项目的落户、建设与发展,以及惠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一系列国字号金牌的过程。
2012年,宋秀杰撰写《粤海观涛》大型新闻采访集发行,搜集了他10多年来采写反映惠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千多篇重大新闻稿件,近100万字。
因为在惠州工作生活,宋秀杰还成为了一名惠州人。早在2003年,宋秀杰卖掉广州的房子,在惠州置业和落户,他认为惠州包容性强、发展潜力大、环境好,是个宜居城市。他希冀惠州发展越来越好,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惠州市30而立,前景光明
“以前,惠州市区还很小。”“惠州的建设事业,很多才刚刚开始。”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敏一边观展,一遍与人小声聊天,也藉由着这一张张照片,缅怀自己的芳华。
黄敏称,1988年那年,他从老家来到惠州市区读书,随后留在惠州工作。30年来,他见证了惠州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方方面面的变化,“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到惠州视察、指导工作,其中1994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惠州时,留下“待到南海油城起,定叫惠州更繁荣”的豪迈诗句。如今,惠州的繁荣已达到了老领导们所期盼的那种状态。
“惠州市30而立,前景光明。”黄敏希望惠州发展态势越来越好,社会各界继续努力,建设美好惠州。
为惠州重视挖掘文化底蕴自豪
昨日进来逛展的人群络绎不绝,在一些图片面前,不少人驻足观看。在一张展示市区江北高楼大厦的图片前,市民张先生告诉东时记者,他在惠州长大,没想到惠州原来有这么大的变化,小时候江北还很偏僻,现在已然是个现代化都市了,作为一名老惠州,他真心希望惠州越来越好。
“惠州的变化真的很大。”市民姚灿花是惠州水口人,她告诉东时记者,在图片展现场看到的众多图片,都勾起了她儿时的记忆。多年来,惠州不仅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等方面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举办的众多文体活动也深入人心,如一年一届的西湖花灯已经成为惠州人每年春节必备的节目。
“我住在桥东,前不久东坡祠正式对外开放了,我们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惠州的文化就是惠州的底蕴,我为惠州自豪。”姚灿花说。
再不是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惠州
“惠州全景那张照片很震撼,原来30年间惠州的变化是这样的翻天覆地。”张碧燕、何敏和陈小姐3位闺蜜人昨日结伴看展。张碧燕上世纪90年代来到惠州,而何敏则是土生土长的惠州人,两人亲历了惠州过去二三十年的变化。
“看着这些照片,脑海里就浮现了以前的老惠州,每看一张就在脑海里对比一下。”张碧燕称,这些照片唤醒了老惠州的记忆,现在的惠州与记忆中的惠州交相在脑海放映,让她更为惠州的变化感到自豪骄傲。她以前最喜欢去西湖边,亲历了西湖从全部景点统一收费,到分景点收费,到现在免费的全部历程,“现在惠州西湖人太多了。”她打趣称,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显见惠州美景对游客的吸引力,再不是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惠州。
“我大学在广州读,毕业后回惠州,一下车,我还以为自己在广州。”何敏称,这些看亲眼看着惠州从只有步行街一处商业中心,到花边岭发展起来,到演达片区、麦地片区、江北片区、东平片区都发展成熟,各个片区商业各有亮点,让她深深感觉惠州发展起来了,“很自豪。”
如今,张碧燕和何敏都将家安在了惠州。“10多年前,我跟当时的男朋友、现在的老公说,惠州很好,西湖很美,你来一定会爱上。然后他来了,留下了,爱上了。惠州真的很宜居。”张碧燕说道。而95后的陈小姐则初中时才来到惠州,“我不是很会说话,惠州挺好,也越来越美。”
镜头
昨晚刚抵惠 今早来看展
昨日上午,当刘庆桃、刘波、刘震东老中小三人走进展厅时,马上就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在一张江北的照片前,“爸爸,这就是我们住的地方吗?好漂亮。”6岁多的刘震东牵着父亲刘波的手问道。刘波于是拉着儿子,边看边细细介绍,刘庆桃也不时加入两句。
原来他们是一家三代人。65岁的刘庆桃昨晚才从老家湖南株洲抵达惠州来照看孙子,从微信上得知惠州30年图片展,他儿子刘波帮他的孙子刘震东向幼儿园请了假,携父带子来看展。“这是我第4次来惠州,第一次是1995年,那时我是到广东学习城市管理,路过惠州。”刘庆桃回忆,那时惠州给人感觉还不是很繁华,汽车开过,灰尘、落叶跟着汽车跑,“现在不同咯,每次来都有新变化。现在是一座崭新、有活力的城市。”说到激动处,他坚起拇指点赞“顶好”。
当记者好奇,为何才来4次,谈起惠州,却这么兴奋,他连赞惠州环境好、空气好,虽然来的次数不多,但打从心里喜欢,如今儿子、孙子都在这边生活,让他也对这座城市很有“归属感”。
刘波是2005年来到惠州的工作,儿子也在惠州出生长大,他称这次带家人来看展,一方面是父亲感兴趣,一方面是想全面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教育儿子,让儿子更了解这片孕育其成长的土地。“惠州这些年来的变化挺大的。江北原来就像一个村庄,多田地,没什么高楼,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惠州的确是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说起惠州三十年发展,刘波有点动容。
观展的最后,一家三代还站在《东江时报》的展板内,高兴地体验了一把上头条的感觉。刘庆桃还点赞图片展上的照片质量高,历史价值珍贵,“建议挑一些出来放大,用木框、玻璃框镶嵌起来,设于墙体,在城市展示厅或博物馆之类的地方悬挂,让这些珍贵的照片更好地保存下来,也让更多的人参观,感受惠州城市发展变化的魅力。”
本版文字《东江时报》记者冯丽均侯县军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杨建业 摄
新闻推荐
品味当年景象赞美惠州巨变 《砥砺奋进的三十年》图片展观展人气旺
梁敏基(左三)带着家人观看图片展。本版图片《东江时报》记者张艺明摄市民给孩子讲诉惠州的巨变。图片展勾起了不少市民回忆...